3)第271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念道:“这两天里,我听各位代表的发言,确实是有着不少启发人心的金玉良言啊。其他人有什么感受我不大清楚,不过于我个人而言确是颇有进益。可见这政治协商大会确实值得一开,也应当定期的开下去,治理国家总是要集思广益为好,不能专断独裁啊。

  不过,在这两天的会议讨论中,也有一些代表不够冷静,或是多了一些私心,导致会议一度偏离了主题。某些代表的发言登上报纸之后,也是招来了不少批评啊。

  比如某些代表认为,国家应当减免对于开垦荒地的大租;应当放开对于开垦荒地地段的限制,由民众自由开垦;允许先圈地再开发等等主张。但是这些代表却避而不谈,是否应当降低对于佃户田地的地租,是否应当向国家缴纳水利和交通建设费用等等。

  又有代表说,土地余利应当投资于工商业,给与私人工商主以优惠贷款,要将满清留下的一些工厂法拍,允许私人开办银行和发行钞票等等。建议是好建议,但是这些代表却避而不谈国家应当如何监督这些工厂和银行,也不谈工人的劳动待遇问题…”

  吴川说着突然放下了稿纸,双手按在发言台上,目光从左往右巡视了下面的代表席一圈,这才不温不火的说道:“看完了这些报纸的批评之后,我突然就想起了一个问题。我们究竟是为谁而建立这个国家?在前方流血牺牲的是我们的战士,在后方种田和制造弹药军需的是我们的工人。

  当然,我并不是想要指责各位在这场革命中殊无贡献,我只是想要各位清楚的知道一点,军队、工人和农民在革命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革命委员会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利益,否则这个国家的新政权所代表的人民就是不完整的。

  这两天里,各位代表们达成共识最多的是两个主张,一曰议会制;一曰三权分立。共和宪政么,当然是不错的制度。但我有个疑问,还请各位代表有以教我。

  国外的宪政制度都是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国家认同之上。英国人认同的是建立在大宪章基础上的不列颠尼亚;法国人认同的是捍卫《人权宣言》的人民共和国;美国人认同的是建立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的自由精神。

  故,无国家则无宪政。那么我们想要建立的这个新中国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们想要让人民誓死捍卫的究竟是谁的国家?

  是为了不断吞并土地扩大家业的地主?还是为了那些不断追逐工厂利润,而不惜把儿童送入到恶劣工作车间的工厂主?又或是为了谋求以上两个阶层支持,而制定维护地主和工厂主政策的官僚政客们?

  假如我们今天不能找到一个令人民认同的国家基础,那么不管是议会制还是三权分立,最终不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河,这样的虚假宪政终究是要为人民所抛弃,最终是要走向灭亡的。”

  虽然台下的不少代表并不明白什么是大宪章,什么是人权宣言,什么是独立宣言,但是他们还是听懂了吴川在之后的质问。吴川最后这一连串的质问,终于让不少代表清醒了过来,让他们意识到立宪派一直高喊的宪政,似乎也没有如何的高大上。假设不能提出吴川所提出的这个问题,保卫宪政岂不就成了谁在中央就保卫谁了么,这岂不是又一个朝廷。

  奉天咨议局议长吴景濂见到会场一片沉寂,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他不由立刻起身向着台上的吴川说道:“吴主席说的大有道理,我奉天咨议局极力赞同主席的主张,确实应该先讨论出新中国的国家认同,再论宪政,否则岂不是本末倒置…”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