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0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

  听完了吴禄贞的抱怨,吴川依旧面带微笑,但却用着不容反对的语气说道:“党指挥枪,是国民革命军有别于旧军队的标准,也是确保国民革命军作为一只人民武力的政治基础,这一条是绝不容许质疑的。如果不是保证了这一点,你又怎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接手这只部队呢?

  不过,绶卿你的抱怨也是可以理解的,身为一师之长居然还有你不能参与讨论的会议,确实有些不合常理了。我看这是梁廷栋有些失职了,他本应该多向绶卿你介绍一下我们共和党的主张,让你尽快向党靠拢的。只要你尽快成为党的一员,党的会议也就不会将你拒之门外了…”

  吴禄贞大致是听出来了,吴川并不打算对军中的政委制度作什么挑战,反而要求他服从党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虽说他知道,只要现在向吴川提出入党申请,对方十有八九会接受,但是他心里总觉得这是一种投降主义,显得自己过于卑躬屈膝了。

  奉天城下的失败虽然让他的脾气有所变化,但是在日本陆士学习时养成的强硬个性,却又让他难以轻易对人低头。日本陆士这所培养军队中下级军官的学校,实际上是残留了许多旧日本武士养成的规矩的。比如为了培养军官在作战时的坚韧,士官生的字典里是没有失败这个选项的,哪怕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也要抱着必死的勇气将自己的选择进行到底,这就是日本陆军需要的军官。

  在这种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下,日本的年轻军官开始变得一代比一代更为愚顽,而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动不动就实施下克上,也是日本军队中特有的奇观了。留学日本陆士的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这样的毒害。

  吴禄贞虽然承认吴川所选择的革命道路看起来比他成功,但是作为北方军界中的佼佼者,他还是难以承认自己不如一个此前默默无闻的留欧学生的。在此时的外人眼里,吴川就是一个留学德国的学生,否则也不可能得到朱和中这些留德学生的支持。

  至于革命委员会所创造出来的奇迹,外界的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是吴川在外交上的杰出成就,而不是真正掌握了革命真理。任何人要是得到了这么多德国和俄国的军火,和德、俄两国或明或暗的支持,大家觉得换了自己上也是差不多的。

  当然,也只有靠近吴川的人员才会知道,革命委员会在政治和军事上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吴川盯着众多反对意见才决定下来的。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不了解共和党和革命委员会的外人,越是看轻吴川和共和党的作用,而重视外国列强的支持。

  而共和党和革命委员会的核心人员,则越来越意识到,正是因为吴川一直正确的判断,才获得了列强越来越多的支持。吴禄贞则刚好处于这两类人的中间地带,他知道一些决策的背后争议,却又尚未融合进这个革命的团体。

  所以他就显得有些患得患失,他知道吴川过去所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又怀疑对方是否能够这样一直正确下去。就眼下这样的革命大好局面,他总担心如幻梦一样破碎掉,所以就有些跃跃欲试的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吴禄贞坚定的认为,在当前的时局下,军人应当比政治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比如在军事方面,前敌指挥部应当拥有更多的权力,而不是按部就班的遵照军事委员会的决定去执行。只不过他才刚刚提出了一些试探性的问题,就让吴川给顶了回来,这让他一时也有些茫然了。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