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9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各省的军队都向着南京而来,大家都试图从东南发起一起反击,直接北伐到北京城下去。

  只是各省的革命党人设想虽好,可这些派来南京的军队的战斗力却参差不齐,人员也是龙蛇混杂。既有真正的热血青年,也有各省光复后裁撤下来的旧军队。眼下南京城内有浙军、沪军、光复军、铁血军、卫戍军不下10万人,城外则还有源源不断开来之援军。城内号称师长者不下20人,但这些人统率之兵力大多不过千人或数百。

  真正有战斗力且忠诚于革命的,不过是镇江军、苏州军、浙军和粤军几只部队,其中最具有战斗力且装备尚可的,也就是浙军、粤军和原先的南京第九镇了。如果我们不把这些军队重新拆散调整,那么北伐一旦开始我担心不会有一只可靠且服从军令的革命军了。

  首发网址https://m.vip

  按照革命委员会的经验,我们应当先挑选出其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然后进行短期的政治教育后,以这些基本部队为主干扩建5到8个标准师,编制约九千-一万之间。然后将其他部队裁撤或改编为兵站师、守备部队或直接遣散回地方去。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一只可靠且坚定的武力,而这些各省的援军也就成为了由临时政府领导的中央军,我们既不用担心再同各省扯皮指挥权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指挥不动这些军队。”

  耿瑾文的建议确实很不错,宋教仁打心里是支持对方的,但是经历了这么多次起义的他自然知道这事并不是容易办到的。别说现在这十来万的大军,就是过去起义时会党手中捏的数百、数十武力也是不肯交出来,让同盟会统一整编指挥的。年初黄花岗起义的失败,不就是同盟会内部争夺指挥权,才导致起义之后几只起义部队失期不至的么。

  因此,对于宋教仁来说,出一个好主意并不是问题,但是要如何实施完成它,才是最令人头疼的。于是他不得不提醒耿瑾文道:“整军确实是个好想法,但是在目前的局势下,那些军人真的愿意把部队交出来进行整编吗?如果没有把握的话,我认为这事还是徐徐图之为好,要是因为整军激起了各部之间的矛盾,那么还不如维持现状为好。”

  耿瑾文有些诧异的看了宋教仁一眼,他颇有不客气的反驳道:“若是我们连让这些军官把部队交出来进行整编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够命令他们上战场去和北洋军拼命呢?如果临时政府想要成为一个真正能够领导南方独立各省的中央政府,拥有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武力,是必需的条件。

  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整军的问题,而是应当怎么整军才能不至引发军队内部动荡的问题。只要能够让军队心甘情愿的接受我们的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