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敌营_青莲记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也没什么可安排的,又不能带一支军队跟着卫护。我只带了焦诚作为从人,反正人多了也没什么大用。

  看得出锦梓也好,小皇帝也好,都很担忧,罗蒙倒不怎么担忧,还宽慰锦梓,说:“这么些年,还没听说出使匈奴的使者被杀被扣押的,只有一个扣下来没放回来,那是因为被对方的公主看中了,小日子过得美着呢。不过咱们张大人生得这么好,配给匈奴公主可可惜了,再说就算匈奴公主跟过来,咱们也要打匈奴替邵将军报仇!”

  他现在心里想的就是替邵青报仇,这里的残军差不多都这样。所以罗蒙对于锦梓的偷袭计划是十二万分的赞成。

  既然没有太多可准备的,我们向对方鸣镝告知,就打开关门,让我带着焦诚,骑着壁炉出去了。

  锦梓心里显然矛盾异常,一言不发,脸色也阴晴不定。我偷偷拍了拍他的手,让他放宽心,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出了城门风很大,衣服头发被吹得猎猎作响,我一人一骑一随从,冰天雪地之中,倒真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

  此时此刻,锦梓定是在城墙上面望着我,我当然绝对不会回头。

  对面已经严阵以待。

  我让焦诚递上国书。对方将士接了,有人引着我去见主帅。

  帅营不在最前线,走过去还要走一个多时辰,我趁机观察他们的布局。匈奴的营帐大量使用兽皮皮毛而很少用棉,有北地风情,整体布局不像锦梓森然有度,反而生活化一点,他们是惯于扎营的游牧民族,所以更加娴熟,更加随意,更加浑然天成。

  好奇的不只是我,一路上的兵将都盯着我看,也可能是张青莲的姿容叫他们诧异了。我在马背上坐得很直,为了维持我国的威仪。

  引路的军士把我们引到一个毡帐前头,我愕然,这个营帐并不特别大,防卫也不森严,也不特别华丽。难道匈奴主帅和我们一样知道要和普通士兵同甘共苦,以便收买民心?

  通译掀开帘子,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左贤王殿下说,贵使远道而来,风尘仆仆,请贵使在这里歇息,明天再觐见。”

  我大感意外,战时的使者不比平时,没听说还要留宿的,难道匈奴真打算留住我了?

  但此时此刻,人为刀俎,我也只好随机应变了。

  于是我点头同意,谢过引路的将士和通译,同焦诚一起安置下来。

  焦诚一直比较沉默,不过总是笑嘻嘻的,所以感觉并不阴沉。我嘱他说:“万事小心点,感觉不太对。”他认真点头。

  我也有点乏,既然今天没法见到人家的大帅,什么也做不了,干脆睡大觉吧。就跳到榻上去了。

  焦诚抱着刀,在一边守着。

  突然帘子一动,一个穿着毛皮坎肩,梳着匈奴传统发型的年轻男子走进来,虽然是蛮夷,长在北地风雪之中,居然也很是英俊,脸型方正,眼睛明亮,笑嘻嘻的,很给人好感。

  “使者大人,因为我会说汉话,大帅派我来服侍使者大人,有什么需要,请您跟我说。”匈奴年轻人左手放在胸前,鞠了个躬,令我吃惊的是,他的汉语很标准,一点口音也没有,比那个通译强多了。

  “好的,请问怎么称呼?你是匈奴人吗?”我温言问他。

  他的黑眼睛里闪过温和的笑意:“您可以管我叫狐城。”

  对不起,又等了很久,因为已经是年底最忙的时候了,实在有点焦头烂额。这种状况要维持到过年,所以最近不可能很快更新了。请大家担待。

  目前主要情节要开始了,匈奴重要人物也开始出场。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