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8章 南洋遗民_大明疯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呃,这个。

  施继恩愣了一下,随即小心的解释道:“皇上,小老儿的曾曾祖乃是大明旧港宣慰使,三佛齐王施晋卿。”

  泰昌闻言,不由尴尬不已。

  他这功课好像做得不够啊!

  这三佛齐国王不是梁道明吗,怎么又变成施晋卿了呢?

  唉,两百多年了,很多记载估计都霉烂掉了。

  他想了想,随即含糊道:“大明册封的第一位三佛齐国王好像是梁道明吧?”

  施继恩闻言,连连点头道:“是的,皇上,梁道明王乃是我们三佛齐国的开国之君,不过,后面梁道明王落叶归根,回南海卫去了,这三佛齐国就传给家祖施晋卿了。”

  原来是这样。

  泰昌点了点头,又问道:“后来呢,后来三佛齐国怎么样了。”

  呃,这个就有点复杂了。

  施继恩想了想,随即略带凄凉道:“我们三佛齐本来深受大明恩宠,在这南洋诸岛基本无人敢惹。

  后面大明,大明海禁,未有再来过这边了,莫卧儿、波斯和大食等西洋诸国那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官员还是贵族什么的纷纷踏足此地。

  南洋诸岛也因此纷争不断,我们三佛齐没了大明的接济势力渐衰,几场大战下来,旧港失陷,这附近的富饶之地也被波斯和大食支持的满刺加给攻占了。

  我们也唯有逃去北边的山林,苟延残喘,至今已将近两百年了。“

  说着说着,他竟然又落下泪来。

  唉,大明这海禁,真心莫名其妙,让人无语。

  大明自闭,莫卧儿、波斯和大食纷纷将势力延伸到此地,没了大明支持的三佛齐自然干不过。

  唉,这事真没法说。

  泰昌不由想起了澎湖那些担惊受怕的渔民。

  大明这一自闭,着实把海外的子民给坑惨了。

  他在心中暗叹一声,随即安慰道:“老人家,你放心,大明已然全面开放海禁,朕也准备重振大明天朝之威,让西洋诸国乃至欧陆蛮夷臣服!这南洋诸岛乃是通往西洋和欧陆的要隘,以后,大明将接管此地,并派兵永镇于此,你们不用再过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施继恩闻言,不由痛哭道:“皇上,真的吗,太好了!”

  呃,别这么激动啊!

  泰昌无奈道:“老人家,快别哭了,朕还想问问你这边的情况呢,这岛上还有多少三佛齐旧民啊,满刺加又是什么情况?”

  施继恩闻言,连忙抹了把眼泪,哽咽道:“皇上恕罪,小老儿失礼了,满刺加与欧陆蛮夷连年大战,早已被打得不见了踪影,至于这金州岛上的三佛齐旧民,小老儿也不是全然都知晓,因为这金州岛北边散得到处都是,小老儿估摸着,上百万肯定是有的。”

  这么多人?

  太好了!

  正愁人手不够呢。

  泰昌不由兴奋道:“真有这么多人吗?”

  施继恩连连点头道:“应该有的,当初梁道明王立新三佛齐,南洋遗民纷至沓来,光是旧港一地就聚集了五六万,金州其他地方虽然没旧港一地这么人烟稠密,但加起来十余万还是有的。

  这将近两百年时间满刺加也只是攻占了旧港附近几百里之地,其他地方的南洋遗民还是一直在繁衍生息。

  小老儿的曾祖当初才带着数千人逃到占碑,这会儿都繁衍到将近十万了,想必,其他地方最少都繁衍出上百万人口了。“

  好吧,这所谓的金州可是有三四千里长,上千里宽,繁衍出上百万人口的确不多。

  问题,南洋移民又是什么意思呢,两百年前就有移民这个称呼了吗?

  泰昌干脆问道:“这移民是何意,他们都是从大明迁移过来的吗?”

  呃,此“遗”非彼“移”啊!

  施继恩连忙解释道:“皇上,这遗乃是遗落之遗,据先祖传述,自唐宋开始中原便有很多渔民又或商贩遗留在南洋,这金州之名也源自唐宋古称,蒙元灭宋之时,中原逃来南洋的人更多,大家都是中原之民遗落至此,故自称南洋遗民。”

  好吧,原来是这个意思。

  泰昌微微叹息一声,随即郑重道:“以后你们就不是遗民了,这里已经是大明的领地了,你们都是大明的子民了。”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