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4章 路上_重生种田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衙门的人回来,出去逛的人也都回来了,为了早一点到达下一个落脚点,没到中午,大家吃了点东西,买了一些馒头包子,收拾好行李,退了房,众人重新起程。

  出城没多久,走的还是山路,这一路上,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村落,苏叶发现这些村落的房子大部分是茅草屋,中间夹有少量的砖瓦房和黃泥房,和福家村不是青砖房就是石头房比起来,差别很大。

  苏叶瞧见了座落在山间的茅屋,不禁问苏景林:“哥,山里石头多,为什么他们不捡石头造房子?”

  苏景林:“那也要人力物力,老百姓大都吃不饱饭,更没力气去想这些,小时候我们也没能上一餐饱饭。”

  苏叶:“农民赋税很重吗?”

  苏景林沉思:“还好,比前朝轻多了,现在又有了高产的玉米和红薯,大部份人应该不会饿肚子吧。”

  苏叶:“想不通,茅屋能住几年,那石头房子,慢慢把石头捡回来,堆攒起来,没有石灰糯米沙浆,用黃泥砌起来也成,最多砌厚砌矮一点,农闲时农村人时间很多啊。”

  苏景林语塞,我怎么知道他们什么想法?

  天干燥热,车厢门是向外两侧敞开固定住的,叶德武插嘴道:“叶子,你有力气觉得很容易,对普通人来讲,捡石头挑回家都很费力,更不用从把石头从石山上割出来。”

  苏叶:“捡石头,一年不成,就捡两年,总比没几年就重建茅屋好,住的比茅屋更舒服。”

  苏景林若有所思:“估计也是没想到这些,记得我们刚安置下来时就想着怎么不被饿死,愁着该怎么过冬,院墙最多是能想到用黃泥夯起来,当时压根就没想到用碎石块砌墙。”

  叶德武:“你没想到,我爹是想到了,不过当时饿着肚子,忙得开荒挣粮,什么也干不了。”

  苏叶:“黃泥夯好了房子也能住上几十年吧,地基用石块,墙夯半米厚,住起来冬暖夏凉,最多顶上的茅草每年换一次。”

  叶德武哭笑不得:“那也是有足够的劳力前提下好不好?”

  苏景林回道:“就算有足够的劳力,大部份百姓也未必能想到这些,大都只想着挣到了足够的钱才能改善住房条件,却不知可以用周围有用的东西来改善,黃泥这是村村都有的东西,只要弄碎,筛过,就能和泥,慢慢地干总能成,就是费力气,在农村,除了个别的人家,基本上每家都有几个壮劳力。”

  叶德武无言以对。

  傍晚,一行人到达了一个小镇,进一个客栈落脚,早上能分到赏金的年青人兴致很高,在客栈大堂里吃饭时,青年们都偷偷观察着同在里面吃饭的人,或进客栈投宿的人,看哪个都觉得像是通缉犯,那幅样子蠢透了,被苏世泊低声喝斥才消停下来。

  苏静舫叹道:“孩子们见世面还是少了些”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