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禹禅位变数生_洪荒之金鸡报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大禹宣布禅位于伯益,驾龙过去火云洞之时,忽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三皇五帝齐聚与泰山之上,六大圣人和洪荒各大势力的大神通者也在一旁观礼,此时以往高高在上的圣人却不是主角,重天境大神通者只是一些路人,而大罗境大能更是连来这里的资格都没有!

  三皇五帝齐聚,祭出各自的圣皇道果,使得人道圆满,气运大增,竟然在这一时间隐隐有凌驾于天道之上的趋势,散发出人定胜天的意念!不过天道早在龙凤量劫时便已圆满,再经过亿万年的成长,天道的力量层次依然远远地高于人道,所以那一股人道意念轻易的便被天道镇压下来。刚刚还浑圆一体的人道顿时化为无数股气运分散于整个洪荒各地,这些便是开始了灵智并实行人道的种族。其中尤其是以人族占据的人道气运最大,几乎占了整个人道的八成,而人族盟友们也都跟着喝汤,联合起来占据了人族气运的三成,这就是人族依靠各大盟友在洪荒中崛起的弊端!这些盟友在日后势必要与人族内部势力抢夺人族气运资源了,可以想象双方的争执必定是一个漫长而尖锐的问题。

  伯益,嬴姓,名益,又名大费,是高阳帝颛顼的苗裔。益善于畜牧和狩猎,助禹治水有功,就连大禹也曾经说过:“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当禹在平定洪水后,帝舜赏赐伯益以皂游,还将自己家族的女子许配给伯益。此后,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伯益还发明了凿井技术,为人族用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他曾告诫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虑事周全。不要违背法则、制度,不要过度游乐享受,不要违背规律去追求百姓的称誉,不要违反民意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治国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废,谦虚会受到益处,自满能导致失败,要选贤任能、除奸去邪。在处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现出远见卓识。舜时,三苗族离心离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议,要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议,撤退军队,实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终于归顺。

  从伯益的生平来看,伯益是一个比较符合人族之意的人族共主,如果放在以往,即使成就不了三皇五帝一般的伟业,但也是一个合格的人族共主。但此时,却发生了一个变数,又或许是天数,那就是大禹的儿子启,对人族共主之位起了窥觑之心。

  “怎么样,你下了决心了吗?你乃是天命之人,此时又恰逢人族亿万年不遇的变局,如果你在此时夺取人族政权还是具有很大希望的,你父亲的威名未散,而伯益的威望也没有建立,早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时机了!”启神色变幻的听着眼前之人的蛊惑,这是一个东夷部落之人,当初在大禹治水之时便投靠了自己,以往由于只是沉默寡言,一头埋心苦修并不引起启的注意,但没想到在大禹禅位之后此人一改前貌,四处上窜乱跳的蛊惑自己走上武力夺取人族政权之事。启不是傻子,他自然看出此人不怀好意,但启无论如何推演天机,都发现这是一条极有可能成功的道路,而且所花费的代价和危险都极小,对于从小与人族大军接触的启来说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真的要走上这一条道路吗?启的心中不断地挣扎,而且越来越接近于某个答案,正如此人所说,次是人族处于亿万年来未曾遭遇过的变局,那伯益只不过是人族众人无可奈何之下才走的一条老路罢了,难道那些人族高层没发现,现在的部落制度和人族共主制度已经越来越阻碍人族的发展了吗?或许自己是人族未来制度的开创者?启被自己的野心吓了一跳,但很快又燃起了熊熊的野心之火,或许真的可以一试。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