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先做支线客机_重生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有这钱,航天飞机都能搞出来,就莫说民航客机了!

  “我想要接手运10的研发团队,在接下来,花费二十年的时间,投入最少五百亿的资金,来做民航客机的研发。”

  “航空工业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根植在整个华国工业基础上面的。所以,在这二十年时间里面,我们得要不断的去补短板。”

  “缺什么技术,那我们就研究什么。”

  “最好是,整个飞机的零件到航电系统全部都国产。我的底线是,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必须得要国产,我也会在两个领域投入上更多资金。”

  大家听着陈怀庆的话,一时都没有开口。

  大家都有点被震撼到了。

  “我了解了一下全球航空业的形势,在民航大客机领域,有波音和空客这两家公司占据绝对优势。至于说麦道公司,大概率的会在未来某个时候被波音给吃下。”

  麦道公司和申城飞机制造厂正在谈合作的事情,麦道公司为了华国市场,将飞机组装放到了华国来。

  “至于说苏联的民航客机,其技术有,但是相对于欧美来讲,还是要差了点。”

  “此时我们华国在民航大客机上面,技术实力上是不够的。”

  “我们应当根据理性一点,做支线客机。”

  “支线客机的技术难度上面比干线大客机要低。全球范围内,有好些家支线客机厂商,我们做支线客机,就可以避开和波音、空客的直接竞争。柿子先找软的捏,我们先做到支线客机的全球霸主,在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足够技术积累,航空工业也取得了一个大的发展,才来搞大飞机。”

  “因为我们暂时放弃大客机项目转而做支线客机,还可以从米国引进上一些技术什么的。”

  支线客机怎么的太赚钱,主要市场里面有太多的厂商。

  厂商一多,那竞争就自然变得激烈。

  这没办法的事。

  市场就两家企业,两家不用明说,自然就有一种默契在。

  这种默契的操控市场,即使大家都知道,可却没有办法。

  没证据啊!

  “航空工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现在说的,就是个人的一个思路。具体在之后如何做,得要召集航空专家和商业团队一起来开会,指定一个严谨的发展计划。”

  研制一款飞机可不能够说直接拍脑袋就决定,还得要进行市场调查,看市场到底需要什么飞机。

  陈怀庆倒是知道,未来的航空市场,对那种超大飞机,像是空客a380这种宽体客机需求量并不大。

  a380好像没生产多少就停产了,其最大的客户是中东一家土豪航空公司。

  华国也有航空公司引进,可在市场上面运营之后,发现并没有达到预期。

  也就是说,这飞机不符合市场需求。

  对于一家厂商来说,花费巨资研发的产品,在市场上面表现平平,那可真的,打击老大了!

  支线客机市场好像对90到120座的飞机需求挺大。

  这种市场需求,还得要经过专门的调查和分析才行。

  随着陈怀庆说完,大家相互看了看。

  陈怀庆这个思路,感觉还是挺可以的。

  就是研发上面,资金能不能跟上。

  二十年投资五百亿搞研发,怎么的都感觉啊,有些在吹牛。

  一年岂不是得要投入25亿。

  现在整个航空系统,一年投入的研发资金,也没有这么多。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