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捐资助学_重生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授的内容多,也意味着学校运营成本要比起一般学校高出太多了。

  教师工资是一部分,还有教学场地,以及教学器具的购买,都得需要钱。

  现在的教育属于解决有无的问题,就让学生学习书本上面的知识,这属于花费最少的一种教育模式。

  还没有开始往素质教育上面过度。

  想要搞素质教育,得要有经济基础才行,说白了,就是得花钱。

  素质教育好处很多,就一点不好,太花钱。

  新星中学在收费上面,就挺贵的。

  经济条件好些的家长,都把孩子送来就读。

  现在的人,不仅仅现在,以后的人也有一个技多不压身的概念。

  反正有用没用,学上再说。

  哪天真的要用到而又不会,那才是真的挺尴尬。

  当然,新星中学不是以赚钱为目地的学校,所以也会招免费生。

  免费生是不限家庭经济条件的,只要能够通过新星中学的考核就能够拿到免费生名额。

  而且,免费生的名额在新星中学还并没有什么限制。

  免费生也并不是说就一直免费,每学年会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的考核评估,如果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得不好,那么也会失去免费生的名额。

  刘惜妍不要新星中学,陈怀庆也没有在意。

  新星中学在现阶段而言,的确有着些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推广。

  墨塔集团投资建了学校,这笔钱属于纯投入的。

  而现在,新星中学在运营的时候,都还没有达到收支上面的平衡。

  新星中学光是采购的那些计算机,花费的资金就几百万。

  新星中学是有计算机教室的,现在的计算机特别的容易坏。

  沾上些飞尘,里面的集成电路板就出问题。

  所以,现在进计算机教室,都得要套脚袋。

  可即使如此,该是坏的还是坏。

  陈怀庆反倒是觉得,是现在的技术原因造成的。

  新星中学对计算机教育相当重视,在学校里面有一栋专门的计算机教学楼。

  计算机教育得要从娃娃抓起,这话可不是说笑。

  新星中学整个教育模式,就是不断的发掘学生的天赋,然后按照学生的兴趣和天赋来进行培养。

  基本上面来讲,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新星中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

  有的学生,数学成绩超级好,可是语文就不行。

  按照现在的学生评价标准来讲,这学生就不行。

  因为考试成绩是看数学和语文成绩的总和。

  数学次次考一百分,语文就七十分,那和数学考八十五、语文考八十五的学生,在成绩上面就没有什么区别。

  可事实上,两人之间差距可大了。

  人家数学考一百,那是卷子满分就只有一百,而不是他的能力就在这。

  而考85的学生,是能力就只有85。

  完全的两种人,却被评价成为是一样的。

  不得不说,挺是可惜的。

  天才是需要得到合适培养才能够说真正发挥出其天赋,不然的话,也就白白的浪费点。

  明明一个数学家的苗子,最终培养成了一个算账的会计,这是不是属于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

  或许新星中学在未来,能够培养出来真正的科学巨匠来。

  对此,陈怀庆还是相当的有信心。

  人的成长,得要有自由生长的空间,不能够像是盆栽一样,一切都已经设定好了。

  陈怀庆:“捐资助学,让更多的孩子进入到学校学习,这点我绝对的支持。”

  “但是,这个事情,你现在还不能够做,等你生完宝宝之后再说!”

  刘惜妍白了眼陈怀庆:“那按照你的意思,是不是我生完宝宝之后,还得要坐月子,坐完月子之后,还得要照顾宝宝,做这事情,都得要几年之后了?”

  陈怀庆:“几年之后,这样子的确不太好。要不这样吧,你就在渝州掌控全局,这事情,交给信任的人去办。”

  怎么的讲,刘惜妍这几年,也是有上些能够信任的人才对。

  刘惜妍不由轻蹙眉头,能够信任的人,倒是真有。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