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0章 重塑社会对科技的看法_重生8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年龄段还不能够出头的话,那么基本上可以判定,其在研究领域没有什么天赋。比如说诺奖获得者别看获奖的时候年龄都比较大了,可这些获奖者获奖平均年龄在三十八岁左右。”

  科研活动除了努力之外,还得要看天赋。

  就没见那个科学家,天赋差了的。

  “而且,华胥奖本身就主要为了支持青年科学家的发展。”

  青年科学家正是需要钱的年龄,三四十岁的年纪,家庭压力已经相当的大了。

  上有老父母,下有正用钱的子女。

  如果能够获得一笔奖金,那么对于改善生活,将精力更多投入到研发上面,将会有很大的益处。

  当然,也将会是对其他人一个莫大的刺激。

  孙从萱问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那你准备华胥奖给多少奖金呢?”

  “每人百万奖金!”

  “百万?”

  此时人们每月的工资才是多少钱?

  光是靠存工资的话,那一辈子都存不够百万。

  陈怀庆笑道:“要的就是你这种惊讶的样子。百万奖金实际上也算不得太多。一年下来的话,也就几十个人得到,总花费也不过几千万罢了。”

  “可是这几千万花下来,却是一个巨大的广告。”

  当人们看到华胥奖获得者不仅仅荣誉满身,还拿到了百万奖金之后,那刺激作用将会变得无比的巨大。

  “华胥奖必然会让大众对科技的关注和重视提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就说那学校的孩子,家长们还不得要尽心尽力的督促读书,去做那科学家。”

  现在社会上有搞导弹的比不过卖茶叶蛋的说法,实际上也是事实。

  然后以此引申出来了读书无用的邪论,最可怕的一点,有些父母还对此“信”。信没信不知道,反正为自己没有送孩子去上学,找到了最强大的理由。

  华胥奖百万奖金一出,那谁还敢讲读书无用?

  对于提升入学率,也是会有极其大的好处。

  现在义务教育已经施行,可一些人就不送孩子去上学,必须得要让这些人看到孩子上学的好处才行。

  世间事,唯有利益永恒!

  “如果我们最聪明的人都去搞研究,何须担心我们不能够超越欧美。”

  孙从萱眼神微眯,陈怀庆有很多次在自己面前说要超越欧美之言。

  孙从萱去米国留学,自然知道其强大。

  对比下现在的华国,说实在的,想要超越,她不确定在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能够实现。

  可陈怀庆对此却是信心十足。

  “想法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你这个聪明人,不也没有去搞研究嘛!”

  陈怀庆轻咳一声:“我可算不得什么聪明人,只能够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最为重要的,是遇到了萱姐你。”

  陈怀庆最多自认为自己在智商上面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读书的时候,他成绩也在班里也算不错那种。

  可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