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359章 一张永恒经典的照片_我成了一条锦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里的,还是要捏成一团儿啊,皇爷。”

  彼时,端康太妃和溥仪闹得很凶,把溥仪生母找进宫里训斥,结果溥仪生母虽然是亲王福晋,但个性极强,被训斥之后觉得受辱了,回家就吞药自杀,只活了37岁。

  逊帝和太妃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孙太监作为伺候过隆裕太后的老臣,心急啊。

  要说韩明求虽然没有个球样,但是戏还是有几分的,一出场,寥寥几句台词,交代的非常妥帖。此时侧身而立的年轻溥仪,还并没有面对观众,他只是扫了一眼韩明求,竟让他皮肤密密麻麻地起了疙瘩。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儿啊。

  阴郁,戾气,尤带着常年读书的一点书卷味,一点困于深宫的畏缩,当然,最亮眼的底色是“年轻的”,那是一个年轻的眼神,你一打眼,就知道这眼神的主人年龄不大,倔强,迷茫……连浓浓的戾气都还活泛着。

  “那我额娘呢?”

  季铭转头过来,面向观众,这是整台戏他的第一个亮相,平平淡淡的,但一亮相,好些观众,应该说大部分普通观众,都忘记了这个人是季铭,是明星,是流量,是实力派,是什么什么——他是溥仪。

  他是溥仪。

  年轻的,16岁的,还在紫禁城里的,那个溥仪。

  说服力一旦建立,角色一旦成立,整个戏在观众那里就容易很多了,因为人都先入为主的。所以为什么说季铭不愿意有太多的曝光,以防止人家在看他电影的时候,会先入为主觉得这是季铭啊,天天看见,太出戏了。

  此时,溥仪的印象就已经落在了观众心里。

  接下来大家自然而然地会从溥仪的角度里去理解剧情,去理解台词——这就是舞台上面和舞台下面的一种最好的状态和沟通。我演了,你信了,我走了,你跟着,我回头,哎,差点儿就撞上,双眼一对,我在哭在笑,在喜在悲,是得意,还是委屈,是个善人,还是恶霸,这一眼你就直接看进了心里,这角色,也就进了你的脑子。

  剧情缓缓地进展,大婚,两位女主出现,冯军头攻进来了,慌乱……第一幕皇朝挽歌落下。

  这戏已经入心,徐徐地流淌着进来的。

  看过戏的,比如那个不愿意让孙女追星的,此时品一品,觉得好,味道对,觉得这一开场就不俗,没有说得沉着心等着它进剧情的,反而是各个角色,各种背景,各种情感联系,都已经润物无声地被接受了——是个惊喜,有喝明前茶头一道的意思,香味袅袅,不冲不烈。

  而对于不太看戏的,像季铭的很多粉丝,此时心理已经有一种期待感了,慢慢从单纯的粉丝心态,进入到一个观众心态——那个被赶出来的小皇帝,后面会怎么样?

  第二幕升起,台下的观众就专注了太多。

  造型上已经年长一些的溥仪,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