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狂士楚歌_[三国]得罪魏国全员后我走上了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手头誊好的檄文交给郑平。

  郑平已猜到这是什么东西。但当他打开竹简一看,心理素质强大如他,也在看到里面的文字后,落下了一串长长的省略号。

  他虽然没见过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但也听说过这一篇檄文。

  恰如一些人的赞誉,这篇习文确实写得十分精彩……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这篇檄文的主角名从曹操改成祢衡,如此不走心的行径,异想天开的幼稚之举,不像是记忆中的曹枭雄。

  就在郑平开始怀疑曹操是不是所受刺激太大,以至于自欺欺人,拿换头术取他的姓名泄愤的时候,曹操已在郑平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毒舌尽在不言中的眼神中败下阵来,主动解释道:

  “如此更有利于感同身受。”

  感同不了,代入不了。他曹孟德挨喷,与他祢正平何干?

  郑平即使不用思考也知道这点子不会是曹操想出来的:“何人帮司空出的(馊)主意?”

  因为知道瞒不过郑平,曹操卖队友卖得毫不犹豫:

  “奉孝与孤作赌,只要孤按他说得做,正平定会替孤书一封檄文,声讨袁绍。”

  听到出主意的人果然是郭嘉,郑平一改馊主意的看法,感兴趣地问道:“除了‘感同身受’,还有什么?”

  曹操在木牍上写了几个大字,让侍从递给郑平。

  郑平看完,不由挑眉。

  曹操又取出了另一块木牍,写了几个小字,让侍从交给郑平。

  郑平将两块木牍搁置到一边,束袖而立:

  “书一檄文,声讨袁绍?”

  曹操颔首道:“妥否?”

  “可。”

  郑平在曹操对面的案边坐下,提笔蘸墨。略加思索后,文不加点地落笔,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

  最初曹操见他不假思索地落笔,俄而完成半数,下意识地以为他在敷衍行文。但想到“韩衡”的几篇绝世赋作,又想到“韩衡”敏捷的才名,曹操终究按捺住质疑的想法,安静地等郑平写完。

  大约过了一刻钟,写好的檄文被送到了曹操的手上。

  曹操一看开头的几句,险些被惊得吐血。

  他让郑平帮他写檄文征讨袁绍,是为了充分发挥郑平的喷人能力,怎么檄文的开头还夸上了?

  幸而曹操克制力极强,他忍着不忿往下看,发现檄文的第二段开始转折,将原先的夸奖以完美的辩论方式推翻,言辞间极具痛心疾首。如果不是曹操从小和袁绍一起长大,连他都会忍不住相信这第二部分所写的“深负众望”的人渣就是他的发小。

  此时再回头看疑似夸赞的第一段,曹操发现之前令被夸之人无比舒泰贴心的夸奖之语此刻全变了味,读起来意有所指,任谁都不会觉得这是夸赞的话。

  等看到第三部分,言辞间的节奏再次变缓,似乎在规劝袁绍回头是岸,言辞恳切得能让读文者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做错了什么。

  当这一个想法达成后,曹操已进入第四部分。这第四部分再次一改第三部分的风格与节奏,恳切规劝不再,只剩刁钻的讥讽,言辞之“激烈”,一眼就能让人知道第三部分的“恳切”是骗人的玩意儿。

  曹操见多了大仁大义、摆大道理、死命让自己这方占据道德上风的檄文,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抑扬顿挫,在把人的情绪煽动完毕后,转头敷衍而不耐地告诉对方“是的刚才这段是骗你的,至于为什么,纯粹因为你欠骂”的檄文。

  想到袁绍收到这封檄文后可能有的表情,曹操只觉心情舒泰。

  他认为郑平这封檄文极富有画面感,决定找个画师配一张图,一起给袁绍邮过去。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