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二章 自寻死路尔_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商议朝事,问题是这些政治菜鸡张口说的都是外行话,董卓实在是跟他们聊不到一块去。

  如此,这关系在表面上看,反倒是显得有些疏远了。

  西凉众将走后,厅堂之内,董卓与李儒仔细的商量了一番,最终敲定了计策。

  他的想法在李儒看来确实可行。

  ……

  次日朝会后,董卓专门派人叫住了宗正刘松,让他前往相府议事。

  刘松乃是汉高祖十六世孙,其祖父为司徒刘崎,父亲是赫赫有名的海内‘通儒’刘宽。

  身为在宗正府有确实记录的高祖世孙,刘松亦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论血统可能比刘虞还纯一些。

  刘松在朝中,行事谨小慎微,从无疏漏,如今被董卓突然召至相府,颇令其心惊胆颤。

  按道理来说,自己应该是没犯什么忌讳吧?除了上一次帮刘虞暗查刘备籍档的事……但那也不过是暗地操作并未宣扬,纯属小事一件。

  应该还犯不上被董卓盯上吧?

  刘松忐忑不安的来到了董卓面前,作揖道:“拜见相国。”

  “逯乡侯无需多礼,坐吧。”

  “谢相国。”

  刘松遂坐于一旁的软塌上。

  看着主位上淡定自若的董卓,刘松心中不免跌宕惊惧。

  他到底向做甚?

  董卓拿起面前桌案上的一酒爵,仰头倾饮,斜眼看了看刘松,突然长叹口气,询问道:

  “刘君任九卿,可足三载否?”

  刘松忙拱手言道:“自大司马去往幽州,松便继任宗正,过了今年六月,正满三载。”

  董卓摸着自己的虎须,点了点头,道:“既已近三载,那这两千石的九卿之职,刘君也就无需续任了。”

  刘松闻言不由一惊。

  董卓这是什么意思?

  要罢了我的官不成?可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啊。

  老贼你凭什么?

  眼见刘松的脸色忽红忽白,身体微微颤抖,董卓爽朗笑道:“刘君勿要惊疑,老夫并无恶意,公乃昭烈之后,高祖世孙,值此危难时节,不思居于匡扶天下之位,反倒是每日沉侵于宗正府的那些世族谱卷之中,岂不可惜?今关东纷乱,各郡守不思安邦治民,反倒是彼此攻伐,以至社稷颠覆、民不聊生……”

  刘松在心中哼了哼,

  你这边塞贼子,也好意思说出‘社稷颠覆’四字?

  董卓继续道:“老夫迁都与长安,坐镇朝中,于中原之事实乃是有心而无力,老夫细思,此非常时节,大汉诸郡若要得安定,非得善用宗室不可……前番老夫已是奏疏于陛下,拜刘景升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其子与其侄分别为南阳郡守和长沙郡守,用其父子三人以安南境,如今看来,老夫的决策确实无错……当今天下,可替朝廷牧守一方者,非刘氏宗亲不可。”

  刘松听了这话,终于是琢磨过味了。

  “相国是想让下官就任外郡牧守?”

  董卓点了点头,道:“不仅是宗正一人,若有其他的贤能宗亲,老夫亦当多多善用!宗正主管宗亲谱籍三载,对这刘氏宗亲中人,自多熟悉,应推荐几个贤能之士与老夫,让老夫一同委以重任,安郡抚民才是。”

  刘松闻言,心下暗喜。

  这长安乃虎狼之窝,不好久留,可惜他身为九卿,却无理由可以走出。

  此番若是能够就任于地方州郡,远离朝堂的这群西凉犬狼,再与刘虞、刘表等宗亲盟中之人联合举事……

  翌日诛除董贼,驱逐西凉群蛮,挽社稷于水火,救陛下于危难,岂非是青史留名之举?

  董卓要多任宗亲于外藩,真乃自寻死路尔!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