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五章 汹涌_东京大律师:开局律所破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业需要继续膨胀其经营规模,以同西洋相抗衡。

  丹羽发现,存在大量的产研企业,互买互卖,循环销售,来膨胀营业收入规模。例如,甲企业将一台设备以1000万円卖给乙企业。随即甲企业就有了1000万円的收入。随即,乙企业又将设备拆分,以零部件的方式再卖给甲企业,随后乙企业又有了1000万円的收入。甲企业重新组装之后,再度销售给乙企业,刹那间,它就总共有了2000万円的收入。就是这样一台普普通通的设备,却可以滚出如同巨大雪球般的总收入。

  丹羽已经被这种伎俩给震惊了。

  在实际的产研企业运作之中,这种循环销售、互买互卖的操作手法更加隐秘和复杂。整个循环销售的过程可能涉及十几家企业。同时,又有售后返租,融资租赁等掺杂一起,使得外人很难发现看起来蓬勃生机的业务展开,居然只是一条循环的虚假操作。

  是的,就是这样将物料、设备、钱款倒来倒去,便制造了营业收入规模不断膨胀的表象。而其中,又不知浪费多少人力、物理、财力在这种弄虚作假的手段之上。

  而第三个问题,就是产研企业的违规抵押问题。丹羽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发现大量产研企业通过提供不动产抵押,从京都的各处银行获取了大批量的融资。是的,连实际办公地址都没有产研企业,怎么会有不动产抵押给银行。

  经过进一步调查之后,丹羽发现,这些不动产居然是来自于大学等公共科研机构。

  按照《国立法人资金使用法》,国立大学机构一律不得以自身资产对外提供担保。这是大学机构不能碰触的红线。然而,眼下,这些资产竟然通过产研企业的渠道,抵押给了银行,获得了大批量的资金。

  一副前所未有的图景已经在这位女记者面前打开。

  产研企业一方面接受公共资金的注入,另一方面又将大学资产抵押给银行取得贷款。公共资金为这些产研企业提供了还本付息的短期资金流。而从银行贷出来的大批款项则成为肆意挥霍的对象。同时,产研企业之间又互相循环销售,虚增业绩。体量愈大,能接受的公共补贴就越多,能从银行获得的贷款也就愈多。

  整个循环竟吸取了源源不断的资金。

  一个本该是利国利民的战略,竟成了一个敛财发迹的工具。

  本该是专注于科技研发的产研企业,竟成了下金蛋的母鸡。

  【庞氏骗局】

  丹羽的脑海中冷不丁的冒出这个想法。毫无疑问,这样的体系是不可持续的。互相循环销售、虚增业绩的行为,总会产生诸多的额外税负和成本损耗。这些损耗会将真正的本金给逐渐蚕食。而只要一旦有一天,注入的公共资金减少,或者不再注入,那么顷刻之间,就会产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