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五章 他来了!他来了!_超级科技领航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上都是一些人类从未触及的地方,就像这次的目标——火星。

  人类最初探测火星,只能是从地球发射火箭,然后消耗大量的燃料飞向火星。

  如果交给孢子号,它就可以直接飞到火星轨道,然后释放不加压货仓里的轨道探测器和着陆探测器,从多个维度对火星进行探测。

  哪怕孢子号上的宇航员要登陆,那也简单。

  从轨道探测器探测到的数据中选一个适合登陆的地点,然后操控轨道探测器对预选登陆地进行重点观察,最后再发射一枚着陆探测器,对预选登陆地进行抵近侦察和落地侦查。

  因为不是自己从地球飞过来的,而是由孢子号运过来的,所以它们不用携带多余的燃料和深空推进平台,直接就是探测器本体,自然可以做到很小巧,一吨重的着陆探测器就可以搭载小火星车和小直升机着陆在火星上。

  而且轨道上有轨道探测器,很容易跟孢子号联系,所以都不用它们自主行走,那样太慢了,宇航员们可以在飞船上几乎无延迟的遥控它们,让它们快速的探查各个地方。

  一切都探查明白之后,如果条件合适,那么宇航员就可以登陆火星了。

  有登陆飞船和地面生存舱,宇航员可以安心的进行长时间科考任务。

  如果不合适,那这里就可以变成一个无人探测点,让火星车跟直升机自主探索,继续为科研做贡献,宇航员们另选登陆地点。

  而且来都来了,在火星轨道上发射深空探测器可比在地球上直接发射深空探测器轻松多了。

  火星比地球更靠近“深空”,而且已经在轨道上了,就不用再抵抗重力起飞什么的,直接发射深空探测器就可以。

  这种情况下,深空探测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飞行更远的距离,不多的燃料也可以机动更长的时间,非常好。

  让远航飞船携带设备,随时用,随时发射,不仅省力,还能减少设备的非任务损耗。

  就像天夏之前的时候,为了让嫦娥四号降落到月球背面,提前发射了一颗中继卫星。

  只不过这颗卫星发射的有些早,提前了半年时间。

  本来它的预定寿命是三年时间,这一下子干出去半年,半年时间没有进行任何中继任务。

  而且嫦娥四号还在工作,等中继卫星报废了,处于月背的嫦娥四号就会跟地球失去联系,持续的科研资料和数据也没有办法再传回地球了。

  这就是设备提前损耗的影响。

  要说孢子号上最厉害的家伙,还得是它的离子引擎。

  它用的这款离子引擎叫做“超级加速器”,是使用了之前“无人火星飞船”上的离子引擎技术的超级升级版,不过跟那个试验物品不一样,这次已经是大型远航飞船的通用版离子引擎了。

  因为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原因,它的功率还不能100%发挥,等核聚变装置可以装上飞船了,才能发挥它的全部实力。

  哪怕是这样,也足够了。

  在地球和火星的位置合适时,它只需要20天就可以从一边飞到另一边。

  所以别看“主角们”驾驶的企业号已经出发一个月了,但是只要孢子号这几天出发,完全可以在他们旁边“逮虾户”过去,然后早他们两个月到达火星。

  那么孢子号准备好了吗?

  当然!

  在全部模块组装到位,然后无人启动自主运行了一下,所有数据盒模块状态都没问题之后,宇航员就乘坐轨道穿梭机进入了太空。

  因为节点舱得四个对接口都对接了额外设备,所以轨道穿梭机就对接到了最前端的驾驶室上。

  孢子号的驾驶室是锥形模块,而不是平头或圆头的,一看就是飞船最前边的驾驶模块,很符合人类对飞行设施的结构认知。

  它的锥尖打开就是对接口,算是飞船上的第五个外部设备对接口。

  而第一个进入孢子号驾驶舱的人,就是唐超!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