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1560亿光年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1560亿光年

  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降。

  杜恪还没去夏科大报道,他的职称又提升了,正式赶在开学开课之前,晋升为正高教授。现年二十四岁的杜恪,正式成为国内第二年轻的正高教授研究员。

  第一年轻的正高教授研究员,则是解决了西塔潘猜想的刘路,年仅二十二岁就被中南大学破格聘请为正高教授研究员。

  只能说夏科大还是受到体制约束不敢迈开大步,不然的话去年就该破格聘请杜恪为教授,而不是等到今年,陈嘉庚科学奖授予之后,才提拔杜恪为正高教授——当然,也可以看做是发生在杜恪身上的事情太多,学校来不及这么进行提拔,毕竟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筹备,就够学校忙碌了。

  由于夏科大正在忙碌军训,杜恪没有课,所以抽空去了一趟金陵南大。

  今年,香江求是基金会将在南大大礼堂举行,2022年度求是颁奖典礼,为过去一年里在数理化生领域有杰出贡献的华夏科学家授予奖励。大奖项一共有四类,分别是求是终身成就奖、杰出科学家奖、杰出青年学者奖,以及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毫无疑问,凭借电子流理论,杜恪已经开启横扫奖项的势头。

  他将前往颁奖典礼,接受杰出科学家奖与杰出青年学者奖,将近共计两百万。颁奖典礼乏善可陈,颁奖嘉宾是国内生物界的大犇施一公,杜恪在院士大会的时候,与施一公交换过联系方式。而颁奖结束后,他又被南大物理学院李院长拉着,去给南大的学生做演讲。

  “杜主任啊杜主任,难得来一趟南大,不留点知识下来,我身为地主就是不合格的。”李院长还不是院士,但也快了,资历快熬到。

  “李院长这么说就折煞我了。”杜恪从善如流。

  南大北大夏科大,华夏物理专业昔日三剑客,南大的物院底蕴没话说,但目前有所没落,仅剩下声学和凝聚态还不错。再加上当年王闻事件元气大伤,这几年在国内多多少少有点抬不起头。而依靠张铖收的理论、薛忠坤的实验,水木大学凝聚态方向迅速飙升,早取代三剑客地位。

  物院多功能大厅,晚上济济一堂,学生老师基本全都到了。

  面对今年华夏物理学界最拉风的科学家,所有人都想要来领略一番杜恪的风采——颁奖典礼上的明星风采不算,那英俊潇洒的相貌,对平凡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们来说,属实属于降维打击。

  “很高兴能来到南大,与南大师生面对面交流……南大历史底蕴丰厚,要说的话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杜恪没有准备PPT,演讲的内容也没有横贯东西,更没有从远古到未来,神侃一通。

  他只是以自己的专业,电子流理论为基础,进行不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