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五四章 燃烧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进入一种“完全失控”的状态,国际协调,合作,荡然无存,掌控割据势力的野心家门,完全受自身目标的驱使,深陷一场注定令所有人处境越来越恶化的囚徒困境,这正是当下发生的事。

  氧气消耗,取而代之的,则是二氧化碳,肇因显然是一系列的燃烧过程。

  “燃烧”,在现代社会,并不一定就是烈火熊熊,而是泛指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过程,过去十年间,大区的能源消耗水涨船高,每年燃烧掉好十几亿吨的石油、天然气,和超过二十亿吨煤炭,这些过程都会大量消耗氧气。

  那么世界上其他地方,情况又如何,一开始,方然与的想法接近,认为北大陆的几个大区,能源消耗都会比较剧烈,其他大陆的割据势力则不一定。

  燃烧能源的规模,在当今时代,显然与一个大区的科技水平、生产规模密切相关,正因如此,先入为主的认为其他割据力量实力稍逊,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会太大,才会给出五百亿七百二十亿吨的预测数据。

  现在看来,这一预测结果,比真实的数据少了六、七成之多。

  原因,无须去分析、提炼,方然自己就能想到,是此前对其他割据势力的猜测有重大偏差。

  盖亚表面的割据力量,要想维持毗邻者之间的平衡,而不致被吞并,大区之间本应实力相若,进而,每年消耗的能源数量也应大致相仿,这是方然一开始的想法。

  但他仍认为,在北大陆之外,或许也有很多割据者,实力比北大陆上的一干大区弱得多。

  譬如南大陆,在旧时代就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空有资源、人口,在全球资产主义框架内,却始终跳不出极端贫困的泥淖。

  可是现在,观察到意料之外的二氧化碳增幅,与氧气消耗,线索就指向一个确切的方向:

  盖亚表面的其他割据大区,实力,恐怕都不容小觑。

  但即便如此,或者说,将遍布世界的几十个估计值大区之消耗,统统以的数据代入,最终的数据仍低于实测值,而很显然,要说这世界上每一个大区的能耗都比肩,未免又有些矫枉过正。

  氧气含量的降低,恐怕,还另有一些生态方面的原因。

  好几天里,不时就会想起这问题,方然心神不宁,他知道,自己在为曾一度漠视的盖亚生物圈而担忧。

  而克莱德曼博士的后续报告,则印证了这种忧虑。

  身为科学家、而非管理员,克莱德曼看待“大气成分变化”的视角,与方然不一样,他直截了当的提出设想,从原理上剖析问题。

  大气中的氧含量,迅速降低,对应的则是二氧化碳含量飙升。

  这一事实,不论表面上的原因如何,本质上,却无非是“固定碳”变为“游离碳”的过程。

  即,原本以石灰岩、有机生物体、化石燃料等形式,固定在盖亚表面的碳,由于一系列的氧化作用而重新进入大气。

  盖亚表面的固定碳,都分布在哪里:

  地下的能源,广泛分布的石灰岩,以及,遍布生物圈的生物体,大致如此。

  那么现在的情形,略一猜测,差不多就是这些蕴藏量巨大的“碳源”,正在被大规模氧化“燃烧”。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