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二五章 辐射_永不下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百年之后,眼下的所有凡人,极大概率都会死掉,哪怕一百年后的事,都殊难预料、极大概率无从得见。

  这一认知,不论当事者是否意识到,正是凡人做决策时的一大根本依据。

  无须亲自体会将死的恐怖,但看眼前,方然便对着大屏幕上,内华达山脉基地中那满坑满谷的黄色铁桶发愣,在asa没有提醒之前,他委实没想到,几十年来人类为获取能源,建造核电站,竟然会累计如此巨量的核废料。

  高放射性核废料,按旧时代之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程,理应密闭在坚固的金属容器中,围绕抗震性黏土,然后深埋在超过500米的地下。

  可现在,这一大堆铁桶,甚至某些已略有破损,却正乱七八糟堆放在基地洞库内。

  毛骨悚然的一幕,万幸,现场并无任何人、只有强化型工程机器人在默不作声的整理、堆砌,隔着屏幕观望,方然甚至会猜测,想必堆放这些铁桶的人,已经心生预感,觉得人类不一定能撑过第三次盖亚大战,才会如此敷衍。

  又或者是觉得,反正核弹临头都是一死,身后之事,无须在乎。

  区区几十年的人生,至多,借助现代医学的力量续到一百出头,相比如此短暂的人生,高放射性核废料的预计贮存期,却规划为一万年~十万年那样久。

  阅读到这里,方然不禁会苦笑,这规则是一种何等的图样图森破。

  且看今天的世界,盖亚表面,年平均气温已比西历1455年升高了~摄氏度,极地冰盖消融,极端天候频发,照此趋势,哪还用得着一千年、一万年那样久,百年之内,甚至,五十年之内,人类文明便将遭遇空前严峻的环境恶化。

  五十年,一百年,相较于一个人的生命,总归难称“永远”,然而对这迫在眉睫的威胁,人类文明又做了些什么,

  什么也没有。

  管理员你死我活,民众但苟且偷生,然,不论出于一些怎样的理由,现实就是如此:

  过去几十年间,人类,根本未采取任何行之有效的战略,去严肃认真的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甚而更多火上浇油。

  气候变化,究竟要不要应对,怎样应对,这并非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

  身为管理员,而非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方面的专家,方然也做过一些调查,明白人类在极端气候变化面前的无力与无奈。

  据测算,即便在西历1455年的时间节点,人类立即停止一切环境破坏行为,彻底终止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显然这根本就做不到,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盖亚表面的平均温度,仍会持续攀升,这是一种人力无从扭转的长期趋势。

  要扭转这种趋势,非但要零排放,还要设法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

  以人类的能力与意愿,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盖亚的气候,身为管理员,现在暂时可以撇在一旁,身在地下世界并无须太担忧。

  方然所感慨的道理,则是人类因一生之短暂,而注定难有长远的目光与考量,连五十年、一百年后的危机,都掩耳盗铃,

  却居然敢产出得要存储一千年、一万年之久的核废料。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