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选驸马(六)_被枪杀以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擦!”

  是羡慕嫉妒加惊叹的声音。

  “噗!”“噗!”“噗!”“噗!”

  是兵家四老喷茶水的声音。

  唯独大儒坐席处,董文道与闵淮儒眉头紧蹙,双眼凝神,似在思考、又似在回味。

  此时的广场,包括外沿、白玉石阶,一片鸦雀无声。

  原本准备看好戏,摩拳擦掌的众多儒家弟子,此时也被这半阙劝学诗惊得体无完肤。

  极远处的虞尊文喃喃道:“书山对学海,有路对无涯,勤对苦,径对舟。妙!妙啊!”

  一旁代笔的小宦官已经写完,易守城看了看字迹,秀气工整,间隔有距,比自己写的龙飞凤舞果然要好太多。

  大太监非儒家,学问虽有,却无法沉迷意境,优先从震惊中醒了过来:

  “侯爷,还有半阙?”

  易守城想了想道:“先用此半阙打个底,待我心情好了在写。”

  大太监似懂非懂:“侯爷!打个底是什么个意思?”

  易守城乐呵道:“意思就是这还只是第一首,吾要继续了,”

  大太监慌忙让了让:“侯爷请!”说完便向着小宦官示意,小宦官点了点头,似乎再说时刻准备着。

  要说劝学诗,除了这首人尽皆知的《劝学》,自然要数颜真卿的《劝学诗》了,易守城在桌凳周围缓缓踱了几步。

  不用怀疑,他此时装起来了,学着古人的七步成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

  见易守城再次诵道,周围上千人的广场顿时雅雀无声,所有目光都投向了这个兵家莽夫。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前一首说的是读书之辛、读书之苦。

  后一首说的是读书之悔,读书之勤。

  “嘶,刚刚他走了几步?”

  “七步!”

  “嘶,刚刚所作之诗几言?”

  “七言!”

  “嘶,一步一言,七步七言,这,,,这兵家莽夫,,,,,羞煞吾也。。。。”

  周围密密麻麻的喧嚣声又开始了,不过这次不再是嘲讽和讽刺,而是一片自扇大脸的声音。

  兵家四老再次将茶水喷了出去。。

  一旁侍奉的宦官心里一阵“麻买屁,累死咱家了。”

  董文道似乎从刚才的上半阙诗词中清醒了过来,又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此刻全身被汗水打湿,浸湿了外面的儒家直裾。

  嘴角微张:“静!”

  登时,广场上上千人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嘴,慌的一批。

  后来发现虞尊文脸色严肃的看着广场外的董文道,才知晓,是大儒出手。

  而易守城却丝毫未被波及,依旧踱着步,深深的沉浸在装的路上。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

  “别人怀宝剑,吾有笔如刀。”

  “朝为卖货郎,暮登圣院堂。”

  “圣人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这是宋朝汪洙的一首《神童诗》,易守城拿来稍加改了改,将田舍改为了货郎,将天子改为了圣院,将将相改为了圣人。

  这次,不等周围再次发出震惊,易守城决定今天势必要将这上千人下巴震掉。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此诗将“学”比喻为“耕”,学习就好比农耕,勤劳懒惰只有自己知道。

  将读书比作粮食种子,读的越多,播撒的种子就越多,收获时也越多。

  易守城念完这首,便停了下来,扫视了下周围众多似羡慕、似嫉妒、似仇恨、似痴呆、似杀人的目光。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