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0章 未来科学工程总纲(求订阅~~)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肯定算是一项功绩,但是通过治水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则是影响到后世子孙的为人处世,是能够记忆到文明血脉之中的一种精神。

  治水可能只是功在当代,但是这种精神,则是影响千秋万代。

  赵一就是要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科学精神融入到民族血脉之中,通过一件件小的科学技术突破,来加深这种记忆,最终变成我们的民族文明基因。

  第二个原因则是形成可控核聚变产业基础,加深可控核聚变理论研究,让我国的研究人员能够全面的掌握可控核聚变的所有研究方向。

  为后续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等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独向着一个方向研究,当然是可以节约资金,但是相应的,也就代表着从事这项事业的研究人员数量也会变少,道理很简单,科研并不是说人多力量大。

  以为将其他可控核聚变研究方向上的科研人员调过来,就一定会加快研究速度,其实这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联,至少不会总是成正相关。

  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规律,科研也是一样的,人多力量大也不总是正确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设备的安装,能够参与的就那么些人,其他人都只能够在旁边看着,帮不上什么忙。

  所以通过多头并进的方式,能够增加这方面的研究人员数量,扩大研究人员的基数。

  而且多个方向上的可控核聚变,某些材料和基础是共通的,只要有一个突破了,其他方向上的项目也因此受益。

  另一个就是理论研究了,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目的当然是很容易达到,但是作为科研人员,就需要知道到底有多少条道路通罗马了。

  只有知道了多少条道路通罗马,才能够全面的认识整个事务,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而不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只有拥有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才能够对可控核聚变的后续优化研究具有更大的帮助,为后续研究减少很大的阻力。

  还是那句话,科研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都是在排除无数的错误方法之后,找到正确的方法,但是之前错误的方法就没有价值吗?

  肯定不是,甚至这些错误方法的价值,比那个唯一正确的方法更加具有价值,特别是对于整个社会科研体系的影响,错误的价值往往比正确的价值更加高。

  因为赵一旗下的企业现在都不怎么缺资金,特别是那些高科技企业,他们的利润大部分还是留在了他们公司,希望他们能够利用这些资金加大他们的科学研究上的力度。

  所以赵一就将总纲上面的项目模块分解了一番,分发给他旗下的公司去进行相关研究,即使以后这个总纲没有获得政府的青睐,他也会在自己的公司里面推行下去。

  这些总纲列举的项目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