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9章 科研项目合作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初赵一给天问信息技术大学提供了100亿元的创校资金,其实在建筑物上面花费的资金并不多,几亿元就能够将学校建设的非常好了。

  剩下的大部分资金,其实就是用来购买高端实验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材料等,在这方面使用的资金就已经高达50亿元,剩下的资金还不到一半。

  而剩下不到一半的资金,主要是维持学校运转的,其实按照赵一的估计,也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只需要有几项重大实验项目,基本上就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本身信息技术类学科就是以实验为主,材料和实验设备等都是成本很高的,特别是高精尖设备,一套下来就是十几亿元打底。

  更何况天问信息技术大学还承担这地球模拟器的建设和研发任务,虽然框架已经被赵一搭建起来了,但是细枝末节反而更加消耗时间和资金。

  虽然他也给了地球模拟器项目资金,但是作为项目主要负责方,天问信息技术大学有时候不得不自贴资金,这在实践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好在他本来就预计到会是这种情况,不认为当初拿出100亿元出来,就是可以高枕无忧,不需要再投钱了。

  那100亿元的资金真的只是建校费,后期看天问信息技术大学的发展需要,还会投入资金进来进行补充,让学校能够顺利的发展起来。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像天问大学和天问信息技术大学这种私立大学,中国教育公司是不会提供教育经费的,所有的资金都需要学校自筹解决。

  因为中国教育公司的资金来源是财政税收,属于国家的钱,而私立大学既然不归国家统一调度和管理,自然也就无法享受到公立大学的优惠条件。

  像天问大学,主要的创收来源是校办企业,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以及管理资源,成立了庞大的校办企业群,每年能够给天问大学带来大量的资金。

  除了经营实体企业之外,天问大学的金融专业的师生,也需要在资本市场真刀实枪的去干,一方面是为他们自己积累真实的金融资本实践能力,不然出了校门只能是耍嘴皮子。

  经过这些实际操作,学生有了比较丰富的实际资本操作经验,而学校的老师则是真正的成长为资本操盘手,而不是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

  另一方面则是为学校带来很好的金融资本增益,别小看这一点,凭借着天问大学的雄厚资金实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面,斩获并不比实体企业带来的收益要小,甚至还多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他一开始就提供给天问大学100亿美元的原因,如果单纯的是用于教学,根本就用不了如此多的资金。

  他主要是想让天问大学通过全方位的运作这笔资金,达到夯实天问大学的建校基础,从而能够真正实现自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