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六章 陛下,时代不同了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苏大为声音放轻。

  把几乎说出口的“监察天下”四个字,缩回去一半。

  不能得意忘形了,若真的监察天下,那就不是倭正营,而是锦衣卫了。

  不过,实则各个王朝,都有类似锦衣卫的特务机构。

  秦之黑冰台。

  汉之绣衣使。

  唐之不良人,到后期,还有宫中宦官集团。

  后人熟知明朝锦衣卫和东西两厂,不过因为时间距离近,所听过的故事更多一些。

  李治没作声。

  没作声,就是心动了。

  他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时快时慢,就像是他跌宕起伏的心绪。

  没错,大唐确实有独属于皇帝的情报机构,行使对内监察之责。

  但之前,这个机构主要是针对异人,对诡异。

  这个机构,名为太史局。

  现如今在太史令李淳风的掌管下,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除此外,还有千牛卫和百骑,既有护卫皇帝的禁军之职,又有监听耳目,替皇帝收集情报信息,监察百官之责。

  《大唐通典.职官十》:大唐之初有禁兵,号为“百骑”,属羽林。

  《旧唐书.王毛仲传》:初,太宗贞观中,择官户蕃口中少年骁勇者百人,每出游猎,令持弓矢于御马前射生,令骑豹文鞯,著画兽文衫,谓之百骑。

  《新唐书.兵志》:及贞观初,太宗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于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但是,在贞观后期,百骑这一编制取消了。

  这一切,源自于最后一任百骑长。

  当时的百骑长,为侯君集,因涉及太子谋反案,被诛。

  此后,太宗便撤掉“百骑”。

  如今李治手里,虽然还有千牛卫等禁军,也会提供一定的消息,但大多只是皇城之内,再远,便鞭长莫及了。

  苏大为这份奏折,含金量很高,里面详细提到了倭正营的构成,以及各种职能运作。

  而且不是空谈,涉及到许多具体的东西,可以说是十分成熟的一份“未来企划”。

  以李治的经验判断,十分可行。

  如果真按让苏大为按这份奏折放手施为,至少长安内的风吹草动,什么都瞒不过李治。

  至于以后,若李治肯放权,倭正营监察的手,便可遍及整个大唐,乃至伸向藩属和周边国家。

  这是独属于皇帝一人,大唐最为隐秘的情报机构。

  以前从没有过这样的机构,在大唐的职司和官僚体系中,从未有过这样的编制。

  这也等于,只要李治点点头,这把刀,就握在了他的掌心里。

  心动,怎能不心动。

  但是……

  李治的目光盯着苏大为,良久:“若倭正营真按你的想法去建设,以后必将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朕在一天,尚可驾驭,若朕不在……”

  “陛下。”

  苏大为抱拳道:“情报亦是战场,我们不去占领,我们的敌人便会占领。因此,成立类似的情报机构,确有必要。

  至于陛下所担心之事,臣只知道一句话:恩从上出。

  陛下只用抓住钱粮与人事任用这两样,倭正营翻不了天。”

  钱粮是财富。

  人事任免是权柄。

  只要有这两样,任何机构,乃至军事组织,也无法自成一体。

  因为它的血液,全靠皇帝的意志。

  若哪天皇帝觉得没有必要存在,只要一声令下,便可撤除。

  正如当年的百骑。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