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王玄策故智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数登岸,苏大为又下令将海鹘船拖到隐蔽之处,做些必要的遮挡,又留下记号。

  先派出斥候,四散打探地形和情报。

  不管怎么说,平倭的第一步,一个立足点,算是立住了。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地点,先安营扎寨。

  然后根据情报,再做下一步决断。

  天色渐渐暗沉。

  海浪声越来越大。

  气温渐渐寒冷。

  好在这个时候,苏大为等两千余唐军,已经在岸口附近找了个背风处,安下营寨,并及巡守值夜,暗哨和箭楼。

  一切都按正规行军之法布下。

  在营中主帐内,苏大为、安文生等此次登陆倭岛的将领,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此次征倭,苏大为带的兵只有两千四百人。

  但是能带的将领,几乎都带上了。

  除了留下苏庆节、阿史那道真和刘仁轨等一帮将领,和近万唐军守住百济泗沘。

  安文生、崔器、王孝杰、娄师德、黑齿常之、沙吒相如,等全都带上了。

  要知道,娄师德和黑齿常之等人,都是大将之才。

  独领万人毫无压力。

  但是现在,他们都在苏大为的麾下,并且毫无怨言。

  谁都知道,跟着苏都督,是能捞足军功的。

  这次若能顺利,便是开疆拓土之功,回去定能得到朝廷重赏。

  “这是倭国列岛的地图。”

  苏大为在行军地图上用手指比划了一下:“有些粗陋,将就着看,再过一两月,一定会有更详尽的地图。”

  安文生抬头看了他一眼。

  苏大为手里的地图,是从一个海商那里买来的。

  说是买,其实也是人家主动奉上。

  苏大为以熊津都督的身份,能送上礼物令他满意,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份。

  穿梭于附近的海商,只愁没有路子结识,又怎么会吝啬一张地图。

  只不过,这地图对海商无比珍贵,对苏大为来说,却是太粗糙了,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倭国由几座岛组成,我们现在所在,是名九州,据说昔年徐福出海寻仙山,最后找不到仙山,就在倭国九州登陆,从此在倭国落地生根。”

  “那这么说,倭人岂非是秦人的后代?”

  “别打岔。”

  苏大为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王孝杰:“不管他们是谁的后代,与百济站在一起,不服天可汗号令,也必须付出代价。”

  说着,又意味深长的道:“凡日月所至,凡天可汗目光所及,皆是大唐的土地。”

  众将一凛,收起玩笑之心。

  “谨受命。”

  “好了,说到哪了,继续说……”

  苏大为在九州北方,一个重点标记的地方指了指:“这里是筑紫,目前是倭国的中心,我们的目标就是这里。

  倭岛比百济还大不少,如果能直插敌人心脏,将倭王抓到手里,我们便占据了主动。

  征倭之事,便成了大半。”

  “苏都督……”

  黑齿常之犹豫一下道:“据我所知,倭人虽然水师在白江口大败,但是倭国内,还有可战之兵数万。

  而且倭人尚武,性甚狡诈,只凭咱们这两千人,直插筑紫的话,恐怕会引来倭国倾国之力。”

  后面的话没说,但在场的都是知兵之人。

  自然明白他说的意思。

  中央偷家要不成,被敌人缠上,待敌人勤王大军四面合围。

  就手上这两千余人,只怕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

  一时间,众人陷入沉思。

  苏大为抬起头。

  身边的鲸油灯微微一闪。

  帐蓬内橘黄的光芒微微一暗,复又明亮。

  苏大为笑道:“此事我早有定计,先定好行军路线,沿路不断吞并本地部落和大名的私兵,我算过,等到筑紫后,我们手里可用之兵,至少有数万,就算倭人倾国之力来,也不用怕。”

  说着,又像是增强众人的信心,开口道:“此乃王玄策故智。”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