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7章 家风传承_村里村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年代,现在应该好些了吧,但跟咱这边没法比。咱这里再差,也背靠着煤都,工业基础发达,还有北海港这个聚宝盆。你只是生在了咱这个好地方,所以很多外面的事情,你想象不到。”

  唐佩点着头,随即又问:“妈,你真觉得他不错啊?不嫌弃人家穷?他说他家里是种大棚的,跟咱可没法比。”

  孙怡芳当即严肃道:“你这死丫头,跟妈还说这种话?忘了你姥爷,曾经是怎么过来的了?当年他被下放农村,牛棚子都住过。腿上染了病,肉都烂了一大片,都快蔓延到腰上了。要不是当时村民帮忙,四处找人开证明,求爷爷告奶奶把他送进医院里,你姥爷就是死在后山的牛棚里,家里人都不知道。”

  “后来你姥爷就常教育我们小辈,再穷的地方也有好人,再富的地方也有坏人。人这一辈子啊,谁也不比谁差,所以不要瞧不起人家苦出身的。人家能与你相遇,甚至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就相当不简单了。越是这样的人,就越要给予尊重和理解。”

  唐佩抿着嘴笑了,她从小就喜欢听母亲讲故事,尤其讲她姥爷曾经的那些艰苦经历。

  “妈,我们就是普通朋友,还没到那份儿上呢。再说了,人家是怎么想的,我也不清楚。而且我感觉他有点自卑,都不太敢看我。而且他还老把‘贫穷’挂在嘴上,有时候挺破坏气氛的。”唐佩疑惑地端起茶水。

  “那说明人家实在啊!要是油嘴滑舌、满口假话、谎报家庭情况,你会喜欢吗?坦诚是一个人很好的品格,他把贫穷挂在嘴边,也只是一种自我保护。他主动向别人坦白,就不会再被人拿这个嘲笑,你应该试着理解别人的用意。”

  “他…他真有这么多想法啊?”唐佩好奇道。

  “不是想法多,可能是受的伤害太多,养成的一种习惯。”孙怡芳十分理解道。

  家庭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孙怡芳常听父亲讲述这些朴素的道理,所以便有了明辨是非、客观公允的能力;而这些道理,再默默传承给唐佩,她就会在与高原的交往中,多上几分理解与宽容。

  有些人、有些事,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只要贯通了这些道理,那么这个人的思想就不会扭曲。孙怡芳和唐佩是这样,高原的四哥亦是如此。这便是“家风”,是一种高尚文化的传承。

  “哪天叫家里来坐坐吧,反正咱家离你们公司又不远,你开车带他来。”孙怡芳继续笑说。

  “妈,我们就是普通朋友,没什么好见的。”唐佩羞涩地拧着眉,心脏都在“狂跳”不止。

  “普通朋友就不能到家里做客了?那往后谁还跟你交朋友?”孙怡芳的嘴,可不输闺女。

  “那人家还不一定愿意来呢!”其实唐佩还不确定,自己是否真对那家伙动了心。目前来说,只是有好感,与高原在一起挺开心的,也就仅此而已。

  “找个机会把人带来,就当是来家里玩儿。这几天刚好咱院子里,这些花儿都开了,带他来赏盆景也不错。”孙怡芳不容置疑道。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