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2章 农业多元化_村里村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请,层层审批下来也不知道猴年马月。咱们早做打算,尽量能赶在十月份之前,把贷款申请下来。”大江终于认真地点头道。

  “大江,你觉得这个事情有戏吗?”高原起身问道。

  “我觉得有门儿!咱们县如今的口号,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尤其是现在,因为大蒜问题把整个农业环境给搅得乌烟瘴气,县里肯定想急于树立一个典型,把大蒜的负面消息给压下去。趁着这个时间点,把你的‘多元化农业经济’交上去,这无息贷款八成能获批!”

  “好,趁着今天还有时间,我先把这事儿给办了!”说完,两人赶紧又去了大江家,高原打开电脑就开始梳理思路。

  在这份报告当中,高原决定讨巧,他先不提“无息贷款”的事情,而是大谈“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种植”。单纯的种粮食,就算亩产再高,老百姓也不可能发家致富;而且每年的收成,不仅要看天吃饭,还要受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

  但若是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尤其以反季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不同种类的蔬菜产品,这样既有经济价值,同时也能提高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黄瓜便宜了,茄子可能赚钱;白菜便宜了,青椒价格可能上涨。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是稳固老百姓收益的基石!

  接着高原便谈到了北海市的广袤市场,谈到了黄龙港与北海港的运输,谈到了中海集团对于蔬菜的消耗量和采购量。

  最后,高原才把“无息贷款”这事儿搬出来,讲述高王庄村民有多么勤奋,老百姓对土地又有多么热爱。他甚至谈到了自己的母亲,当年获县里的荣誉称号,有母亲这个“种植能手”掌舵,高王庄的农业发展定不会差!

  大体的意思就是这些,但高原还是改了又改、审了又审。反正自己是尽力了,至于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也只能尽人事、知天命。

  把稿子传给大江以后,外面的天都已经黑了,高原回家吃过饭,陪母亲聊了一会儿天,又陪父亲坐了坐之后,便回屋倒头睡下了。

  回乡之后的工作,真的比他在中海时的压力还要大!这不仅仅要动用脑力,更是一种对体力的考验。在这样一个贫瘠的村子里,凡事都得亲力亲为,因为有文化、有悟性的人太少了。

  第二天上午,高原在接待了冬立公司那边的团队之后,便直接靠在工地上,进行现场的监工与协调。而且既然是两班倒,他还要给工人提供休息的地方。

  好在冬立公司的工人好伺候,高原让张会计把大队部东面的两间招待室空出来,就让工人们在里面打了地铺。大江之前搞了个“模拟战场”的游乐项目,大夏天的也没人过来玩儿,倒是有几间用废旧集装箱做成的小房子,也全部腾给了工人住,而且这个地方离工地也不远。

  大江也没有闲着,他一边要忙高原交代的事情,一边还要管理村里的事务。

  高王庄夏天多雨,尤其是大棚那边,必须要做好排水工作。他联系了农机厂的挖掘机,一边清理排水沟的杂物,一边还要跟村民协商,水从谁家的地头上过。

  那天大江正在田里指挥工作,他大姨的电话就回了过来:“大江,你们的那份报告,我们局里领导都看了,写得确实不错,而且一些观点也跟我们局里的看法不谋而合。这个事情你放心,我们局领导说,肯定会重视这件事!”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