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72章 经济赋能_村里村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唐旭的女婿,所以才对你的企业稍加关注过。至于黄龙……”

  “理解,黄龙就是一个贫困县,又地处偏远,距离省城千山万水,不被关注也正常。”高原先哭了几句穷,然后又问:“大伯,您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怎么看?对地产模式的发展又怎么看?”

  不等许伯伯回答,王维新便笑着插话,代为回答说:“这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发展模式,目前县域或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大都是先通过卖地的方式引进房地产,这样就能短时间内充实地方财政。地方有了钱,就能大搞基建和配套,一方面拉动就业,另一方面有了良好的基建设施,就能够招商引资实现造血。大企业落地后,会伴随着更多工人产生,工人的收入增加,就能拿钱去买房,然后再卖地、再建房、再扩充基建、招商引资,最后实现区域经济的循环。”

  高原无比赞同道:“王叔对这个事情解释的很透彻,但我有个疑问,黄龙县能这么搞吗?”

  此话一出,许伯伯和王维新面面相觑,因为这套经济发展模式的前提,是第一批房子得卖出去,而且这笔钱要在市场里流动。如果当地人连房子都买不起,那开始就玩儿不下去。

  黄龙县头些年就这么玩儿过,后来玩儿不动了;能买起房子的,就那么一茬人;这些人消费完以后,似乎就没什么动静了。

  “小原,你到底想说什么?”老四十分疑惑,他怎么突然就扯到这个话题上了?

  “四哥,黄龙县也需要发展,我们也在拼命地自力更生。我们当地啊,有个叫刘建设的领导,人如其名,他真的在带头建设我们的家乡。地产那套经济模式,黄龙县当年没有转起来。但这个刘建设上去以后,绞尽脑汁地招商引资、大搞建设,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深吸一口气,高原继续说:“可黄龙县穷啊,基建投入过大,现在有点转不动了。而拉过来的企业,如今才刚刚起步,而且这些企业当初入驻的时候,我们县给了很多税收上的利好政策,所以短时间内,这些企业无法为我们当地经济,实现造血功能。”

  顿了顿,高原忙不迭道:“你们应该能想到后果是什么吧?我们老领导刘建设压力太大,现在已经住进了省精神卫生院。下面机构的福利发不出来,工作越来越难以执行。”

  大家都是明白人,高原这么一说,眼前这些领导心里比高原还清楚,黄龙县到底面临着多么尴尬的处境。

  “小原啊,省里的财政都是有规划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去兼顾黄龙那头。”许伯伯倒也实在,向一个贫困县增加投入,这是很难通过的决议,何况现在也不是时候。

  高原却摆手说:“不需要省里出钱,我们只需要省属国营企业赋能!我在规划高王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