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九章 血亏?不!血赚!_我的硬核音乐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乐最开始形成的时候,是感性的。

  表达情绪。

  何为音?

  声成文,即为音。

  这也是李文音的名字由来。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音乐发展的越来越复杂之时,一种规范便逐渐形成。

  尤其是在印刷术出现以后。

  而印刷术出现在十五世纪的西方后,五线谱,也终于开始大量的普及,大量基本精确记录音高和节奏的五线谱开始传播。

  而口头流传的音乐一旦在纸面固定,就给了人们进行分析的可能性,古典音乐得益于书面记载和分析,逐渐形成了理性的,拥有严密逻辑的体系。

  所以,即次,音乐开始从感性,转变为了理性。

  与流行音乐最大的差异,或许就是古典音乐的精准。

  精准到每一个和弦,每一个和声,每一个音高,每一拍的节奏。

  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也是李文音最初那一首《钟》,会在古典圈子里掀起地震的原因。

  结构严谨,曲调悦耳动听,技术难度突破想象!

  如果将严格的古典音乐换掉乐器,换掉人声,重新灵活编排,也会是非常不错的流行音乐。

  但古典音乐的魅力,反而是这种精准。

  无论是时长,还是复杂程度,都远远不是流行音乐所能相比的。

  所以,在作曲方面,古典基础越牢靠的人,也越能驾驭住更加复杂的流行音乐编排。

  俗称,降维打击。

  但即使是不了解这些知识的人,在听到李文音的音乐,也会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莫名的感觉,李文音的音乐,很高级。

  这就是因为,在李文音的音乐中,有着浓郁的古典元素。

  这一期节目中,如果说之前的《十年人间》,让人们看到了音乐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这首《夜曲》,便让人们看到了,李文音目前的高度。

  每一首能够流传的歌,都有着它自己的故事。

  《夜曲》无疑是将音乐的故事性与情绪渲染做到了极致。

  毫无任何争议,两场绝对碾压的演出,让李文音出线板上钉钉。

  王景德甚至有些无奈的开了口。

  “说实话,一直到现在为止,我突然有一个荒唐的想法......”

  看了几位评委的目光,王景德犹豫了一下,依旧说出了有些得罪人的话。

  “我甚至觉得......李文音出现在这个舞台上,有些欺负人了......”

  李文音嘴角一抽。

  我也觉得有些欺负人了。

  啥比赛啊,放《夜曲》这种核弹级别的歌曲?

  还不仅仅是一个核弹。

  就出道比赛一直到现在......

  最次最次,估计也是战术导弹级别的杀招。

  完完全全的碾压,还有什么意思?

  做出的歌,其他人甚至都难以模仿,根本连跟风都很难做到,就算勉强做到了,也只不过是徒有其表,而无其里,似像非像而已。

  本期的大乱战,第一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