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9章 天下(昨日两盟主,先给熊猫大佬加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无兵,样子也太过难看。咱们雪中送炭,应能让朝廷高看一眼。”

  就是不知道送往朝中的奏章怎么样了。邵树德与监军都写了一份奏章,大意是灵州衙将韩朗、康元诚勾结河西党项作乱,宥州叛将拓跋思恭等人引党项入寇定难军四州,因此欲举兵讨之。

  被自己告了这么一通黑状,圣人与百官应该也会犹豫授不授予韩朗朔方军节度使之位了吧?本来按照朝廷不愿多事的想法,默认韩朗等人造成的既成事实,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此时被自己告黑状,又送马千匹至长安,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须知如今北方诸镇,可没几个对朝廷这般尊重的了,不要给脸不要脸啊。

  实在不行,就多加点码,再送点钱帛牛羊去长安。唉,自己好不容易从平夏党项那里挣来的财货,竟然要拿出部分来养这帮子人。

  裴通走后,邵树德左右无事,便去城北那片转了一圈。

  数十家铁匠铺浓烟滚滚,一件又一件军械被打制出来,看得人赏心悦目。

  邵树德有心想将这些人收归夏州都作院,想想又放弃了。这是历史遗留问题,当初夏绥工匠少,为了吸引人才,特许关中匠人去绥州开办铺子,甚至还给他们贷款批地,各种优惠条件,如今却不好食言自肥了。

  罢了,还得靠他们这些榜样继续吸引外镇匠人呢。夏州都作院,继承的是以前夏州军工产业的老底子,绥州都作院,主要是虏获的巢军匠人,技术都还可以的,让他们慢慢带徒弟,慢慢扩大规模吧。

  再有两个月,军械储备便会达到相当的规模,草原、横山党项各部的人也会陆续抵达。届时,不管朝廷是个什么想法,自己都肯定要出兵了。

  有关32章的事情在这解释一下。

  中唐以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对一方节帅来说,首要任务是保住自己地位。

  对他们而言,最差的情况是自己手下军头有独立的军队,造反一言而决。这种情况是要尽量避免的,于是出现了比如成熟的制度,即限制衙将接触军队,靠供军使、教练使等职务分权。

  但衙将们一般出身将门,手里都有亲兵亲将,有的是家族培养了几代人的,北朝传统了,唐初就有,比如太原李家就有家将,还很多。这些人业务水平很高,都是多年培养的,衙将一旦得到任命,领兵出征,就会带上幕僚和家将下部队。

  这种事情,从汉代时就有,大将出征,一般都允许其自辟部分人员,最次也得同意他带部分亲信。即便到了后世我党的军队,一个军官要调到其他部门,有时候还要带得力手下过去呢,不然很难得心应手。

  本书主角建立的军校,县武学是10岁的孩子,20岁毕业,此时不过是队正、队副之类的小军官。他们要想成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这个周期至少要20年,可能更长。

  因此,在主角45岁的时候,利用自己倾向性刻意提拔,才能让第一批军校生出头。到他晚年时,军校生才可能成气候。

  有关军校那章我写过,这是主角留给儿子的礼物,我以为大家都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