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新安集_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行,他策着马笑道:“这世上商人最精,北岸发展有目共睹,看到有钱赚,自然是趋之若鹜了。”

  邓巡检道:“大人,这商贾越来越多,我们集市商税不过三十税一,还不收过税。这税是不是低了一些,可否稍稍提高,增加到二十取一,或者是十五取一?”

  杨河笑道:“眼下是培育市场,招商引资的关键时刻,还不到提税的时候,勿要杀鸡取卵了。”

  眼下新安集税钱,基本按三个档次,乡民小贩,一般只集日前来,缴纳一定的场地费可入集贩卖。

  他们货物不多,挑个担子,卖完就完。

  然后是高级些的商贩,货物量大些,在集内租个摊位,缴纳一定的摊位费后,可以在地点较好的地方摆卖一天。

  最后是坐商,在集内都拥有商铺,很多还是由摊贩转化而来,如孙屠夫,往日只在集日卖肉,但因为新安庄对肉类的需求太大,他已经正式购买地皮开铺。

  听说邳州军器局的南大使,都在他的肉铺中参了股。

  对这些坐商,杨河实行的就是商人市籍制度,开店前,需到巡检司登记,获得许可,或租或买地段,然后缴纳商税。

  大明有住税,也就是类似营业税,此时往往三十取一,杨河一样商税三十税一。

  然后有过税,类似关税了,大明在各地设钞关,征收的就是关税,各地关卡收税率高低不一致,一般来说,各地驴骡车装载物品出入京城九门者,每辆要缴纳车马税二百贯。

  各地客商装载货物的船只,从北至南,或从南至北,每百料要纳钞五百贯。

  现在当然是征银,大体里河并北河来的五尺船,一只纳银三两八钱一分二厘。

  还有各种货税,分衣物类、食物类、用物类、杂物类几大类,依通关货物之精粗、时价之高低来确定税额,分别征收白银一分、二分、一钱、二钱,至一两、二两不等。

  大体关税也是三十税一或十取一。

  暂时杨河没有收这个关税,商人入集,只缴纳三十税一的商税。

  然后此时商人颇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为官府承担铺行差役,包括承办购物、办理祭品、供应粮草等等,算是店铺商贾为官府所服的一种徭役,这是颇有猫腻的一种制度。

  类似田赋一样,有靠山有势力的商贾,总能将自己的负担转嫁到没有靠山,没有势力的中小商人头上,加上承担铺行时,官吏也会借机敲诈勒索,使得大量商人店铺纷纷倒闭破产。

  杨河的新安集并不推行这种制度,这是让集内商家颇为轻松的一点,一切都是真金白银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拖欠,不赊账。

  特别新安庄什么都要,米面,布匹,油盐,菜肉,煤铁,皮革,铜料,竹木,现在更连泥土碎石都要,庄内采购非常频繁,有若吐金怪兽,源源不断吸入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