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28章 定睢宁事3_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睢宁本地人有一笔房租收入。

  至于税课局,睢宁以前倒有,但崇祯初年就废弃倒闭了,主要是本地商事不旺,收来的商税都不够运转的。

  不过以后睢宁人口多了,商事兴旺,便是一年收几百两银子,那也是银子。

  一般大明各地商税,除钞关所榷本色,归于内库以备赏赐,又折色银两归太仓以备边储,地方上的税课局,仅某些地方本色解入内府,一般都是存留当地。

  这些地方的税课局,基本收入都不多,小县城可能有几十两,大县城几百两,州府有时超过千两。

  睢宁以后复设税课局,收的商税若能达到五百两,甚至一千两以上,至少在许多公费的使用上,就宽松多了。

  而在杨河的盘算中,卖地与税课局的收入,三成可用于官员的分红。朝廷命官,官字两个口,意思就是除了嘴巴要捞钱,屁股洞也要捞钱,不喂饱可不行。

  又两成用于吏员,衙役,巡捕等年金分红,上头吃肉,下头也得喝点汤,这样他们才有这个动力卖地与征税。

  然后卖地与税课局的收入越多,他们的年金也越多,干劲也更大。

  最后五成,便是各种公费使用了,如城建,乡饮,养济抚孤,还有以后城内设立的巡捕局,清洁工,养路队等的花费。

  在杨河计划中,以后睢宁县“羡余银”的主要收入,便是土地与工商。

  在这些地方上打主意,总比在田赋上打主意要好。

  整体的分红,也比私人乱捞钱来得好。

  高岐凤内心剧烈跳动几下,他知道杨河所言很有可行性,依他知道的,才方大败流贼,已有圩寨富户前来县城,打算置地居住。

  以后睢宁太平,越多富户涌入,光光卖地,县衙这边确实能收入不少。

  他下意识看了田师爷一眼,却见田师爷对他重重点头。

  然后他听田师爷道:“杨大人高见,只是学生也有疑虑,近城之地都划为官地。这些废弃之地,往日也有些居民百姓,他们或死了,或逃荒,或十几村寨并为一集。看太平了,有些人回来,起了争端怎么办?”

  杨河微笑道:“这事好办,这些人不多,便是有,便依高皇帝国初手法处置。旧宅地者复业,依丁拨地,原有多少,拨多少。但卖出去的地,只归新业主所有。战乱中抛荒的田地,被他人耕垦成熟,一样为耕垦者产业。旧业主复业,一样依丁拨田,安置余处,承认新业主开发熟地的产权。”

  田师爷叹道:“杨大人高见,太祖高皇帝,确实如此解决了纠纷,学生一时倒未想起。”

  最后杨河又与高岐凤商议敲定诸事,告辞而去。

  看着他的背影,高岐凤与田师爷都露出复杂的神情,这年轻人的背影豪迈从容,颇有大鹏展翅,振翅欲飞之势,便如他的所言所策所语,让人惊竦又心动。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