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6章 来投1_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盐。

  此时盐巴价格,盐砖每斤白银二分三厘,换成小平钱,一斤盐砖在四十多文钱。

  细盐更贵,但光吃盐砖,一万人口,每年支出的白银就是近千两。

  武器盔甲开支更是大户,按兵务堂规划,本年计划生产新安铳二千杆,铁甲五百副,这边成本估计就在三万两左右。

  工务堂暂时也是吃钱大户,光修从焦山庄到新安庄到新安集码头的二十多里青石板大道,各类细砂碎石青石材料,成本就在六七千两银子。因为杨河基本都是进口,石板材料不能用火药炸,开采下来还要切割打磨,开采效率惊人低下,不进口是没办法的。

  这只是开始,以后杨河还要修治下各村寨道路,北上道路,到邳州的道路,需要各类的砂石海量。就算本地开设采石场,然需求的八成到九成石料,基本还是需要进口。

  户务堂一样如此,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收集肥料,养鸡养猪,饲养牛羊,目前都需要很大的投入。

  还有庄民的生活用品,吃的酱醋油肉,用的煤柴服饰衣被,随着人口的增多,这方面支出都越来越大。

  现在进庄之人,都会有两套服饰发下,春夏一套,秋冬一套,夏天要来了,各士兵庄民的夏服,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

  为新安庄缝制衣衫制服,已成为了周边妇女的稳定收入之一。

  还有各种各样的配套,自发产生的服务,如窥到新安庄需求,专门为庄民种菜的,专门为庄民养猪的,专门为庄民养鱼的,专门挑来柴火秫秸来卖的。

  现在周边乡民除了种田,就是围绕新安庄需求搞第三产业。

  又因为庄中包吃住,就算庄民们开始节俭,他们慢慢也发现了,手中有越来越多可以消费的闲钱,花光了也不怕了,因为总有吃,总有住的地方。

  他们现在一年薪俸至少六万两,随便漏一些出来,也足以带动非常庞大的消费市场了。

  这也是现在新安集越发兴盛的缘故,越来越多的人赶到这边开店设铺,睢宁、邳州、徐州各地都有,便如徐州人开设的“万源长”酒楼,那就是内中的典型代表。

  更恐怖的是新安庄对原料的需求,煤铁,油盐,铜铅,粮米,布料,棉花,什么都要,动不动就购入几千两银子。

  现在的新安庄,耸立在黄河边上,尤如一只怪兽,不断的吞吐呼吸,吃进来的是原料,喷出去的是银子。

  越来越多的商人看好新安庄这个新兴市场,形式一片大好,但内中的压力只有杨河才知道。

  “一直都是抢,总算有一些正经的收入了。”

  杨河一直忧心新安庄的自我供血能力,这日看过庄前的高梁地,心下才略略松些。

  这边有原“李庄”庄民种的高梁,九千多亩,虽此时高梁产量不大,每亩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