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61章两方面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左还是右?

  ………………………………

  征西将军斐潜略微有些犹豫不决,而对于刘备来说,则是一点犹豫的余地都没有。

  这也很好理解,俗话不是说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斐潜不仅要考虑川蜀,还必须全盘通虑,而对于刘备来说,只要顾得眼前当下就好了,至于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

  人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形成一种廉价的历史优越感,然后对着历史人物品头论足,大有历史上这些某某某简直都是弱鸡,都是一群白痴,然后带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快感指点江山。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在中二的时候最经常出现,就连后世开国太祖爷也避免不了,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刘璋向荆州求援,找到刘备帮忙,对于当事人来说,已经是最优选择了。

  毕竟刘备的名声也不错,救孔融于危难,助陶谦于绝境;守刘表之北门,虽然还没有联孙权于赤壁,但是那一次不是旁人遇到了难事,便挺身而出,大义相助?哪一次不是尽心竭力,合作双赢?

  当然,历史上的刘备还要更加的名声响亮,响亮到了就连占据了荆州,孙权都没有办法多哔哔什么,只能是暗中记到了小本本上面。

  说什么刘备如狼似虎,进了川蜀便会吞并,那是后人知道了结果,反过来的推论,像刘璋这样,遇到了难题,然后得到了刘备这样的人相助,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就像是一个遇到困难的企业招聘部门经理来解决问题,这人都还没有到任,然后就说这个人脑后有反骨,必有野心,将来会吞并企业云云,然后要求其他人一起信?

  低头一看,这个人的简历漂亮让人无话可说,不仅能治理平原那样的小工程项目,而且还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还接受过像是徐州牧这样的烂摊子,而且人家徐州陶氏轻工陶谦陶董事长还是亲自出马三让徐州,人家才勉强接受了,代理了,而且代理得也不算是差,要不是袁氏重工搞吞并,也不见得会垮台……

  这样的一个人才,然后就凭一张嘴,说这个人不好就不好?

  这若是放在当时,被暴脾气的张三爷知道了,直接拿长槊将串串了,估计也不会人说什么,坏人清誉,这在汉代,比后世的那种轻描淡写的诽谤罪量刑要重多了。

  因此,不管是刘璋还是刘表,选择刘备,都是一种必然,一种当下局面的最佳选择。而且刘表留下刘备的家眷,最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好好照顾,而是为了制约,但是奈何遇到的是刘备。

  为了能够实现心中的野望,对于刘备来说,自家家眷又算得上什么?

  因此毫无犹豫的就丝毫不考虑刘琦等人的感受,立刻进军了川蜀成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