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为天下割舍亲情_锦衣护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熙宫中。

  嘉靖望着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圳儿,去陪你母妃吧,多陪她说说话。”

  景王眼中满是不甘和愤恨:“儿臣知道,父皇已经铁了心要将儿臣赶出京师了,以儿臣所为,按大明律死有余辜,父皇仁慈,儿臣才可以还算体面的去就籓。可是,父皇,儿臣那夜所言、句句属实。儿臣私下联络杨顺率神枢营进宫是逼宫,那朱希忠率神机营进宫难道是奉诏吗?当时,父皇若下旨立儿臣为储君,朱希忠和朱希孝那两兄弟,以及他们手下的神机营和锦衣卫,会怎么做?之所以会是这样的局面,不过是三皇兄和他那帮属官手段高明些罢了!三皇兄为了取悦那帮文人,为了拉拢朱希孝,他不惜让父皇在史册上留下昏暴之名,他敢动祖制,父皇莫非还想让他继承大统吗?”

  嘉靖正色道:“朕当然知道你说的是真的,你三哥、徐阶和朱希孝他们是要替夏言等人平反,夏言、曾铣、沈炼及杨继盛等人一旦平反,朕在史书上将会是个什么名声,朕清楚。但朱希孝说的也是真的,严世蕃,陈洪,朕不能把大明江山交给这样两个人,相较于天下苍黎落于权宦、奸相手中,朕百年后被人骂几句算得了什么呢,换句话说,千百年后,就算所有人都骂朕,同朕有何关系?至于说到开海禁,‘争贡之役’后,朕听取了夏言的建议,关闭市舶司,停了‘勘合贸易’,自此之后,沿海地区走私猖獗。后来,朕派朱纨捣毁了走私集散地双屿岛,再后来,东南沿海彻底陷入了混乱。朕放弃夏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虽然搞内政是一把好手,但在外交方面,他手段太过强硬、保守了。可已经太迟了,大乱已经酿成,而我大明却拿不出一支勘用的军队平乱。朕杀王直,并不是因为海禁是祖制不能碰,而是因为此人野心太大、能力太强,而我大明的边防力量又太弱,朕不能为了一时的安宁,而让沿海出现以‘徽王’为首的一方割据势力。所以,待我们建起固若金汤的边防力量,‘海禁’这条祖制也该动一动了!”

  听嘉靖说完,景王眼中满是悲愤:“所有人都以为,我是父皇最喜欢的儿子,我今日才明白,原来父皇从未同儿臣说过一句心里话。为什么看上去最不受您待见、几年都见不到您的那个朱载坖,他做事偏偏能合您的心意,为什么?您是真的最喜欢儿臣,还是做给别人看的?!”

  嘉靖显然未料到儿子竟会这样说,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在你们兄弟姐妹几人之中,朕对宁安最好,因为朕愧对于端妃和常安,朕最爱的是你。可朕除了是一个父亲,更是一国之君,得为大明江山选一个合适的掌舵人。《宗籓条例》颁布之后,你三哥就相当于立于风口浪尖,天下宗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