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四十九章 孙策,可敢决一死战!_三国之无限召唤陶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及。

  可以说,那三千水军,乃是陶商的杀手锏!

  而孙策方面,也得知了陶商已调巴丘的预备水军前来,为了保持彭泽一线对魏军的水军优势,无奈之下,孙策只能从韩当那里,抽调回五千兵马,以加强彭泽主力的实力,确保对魏军的优势。

  原本正围攻海昏城不下的韩当,兵力这么一减,对海昏城的攻势顿时大减,曹参所受到的压力也骤减,守城也守的更加轻松起来。

  时已入秋,大魏与吴国,在北起合肥,中及柴桑彭泽,南及海昏一线,形成了对峙之势。

  ……

  今秋已至,陶商统治下的大魏,又是一个大丰收之年。

  由于商鞅变法,世族豪强遭受打击,大量的农民变成了国家编户,且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故今秋诸州收上来的粮赋,比去岁整整多了三千万斛。

  粮草充足,魏军便无后顾之忧,大量的粮草,被源源不断的运往荆州前线。

  反观吴国这方面,尽管今年吴国也算风调雨顺,粮食勉强称得上丰收,但因吴国豪强世族遍布,所以孙策能收上来的粮草,十分有限。

  而孙策以吴国仅仅一州之地,就给供养近七八万不事生产的大军,其压力可想而知。

  故此,吴国诸郡各处粮仓,虽然也都堆积如山,但总量却远逊于大魏,如果入冬之前,孙策不能拿下柴桑,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的话,他的存粮很可能支撑不到明年的秋收,他就不得不再从百姓的粮缸里强行再征。

  吴国百姓既要供养军队,又要受世族豪强的盘剥,本来受压迫已经很重,若孙策再次强征,势必会激起民变,这是他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后方若是出了乱子,到时陶商再大军征伐,他孙家的吴国,就将在内忧外患中,走向灭亡。

  至于陶商这方面,他尽管粮草充足,完全可以跟孙策耗下去,拖也拖死对方,但周边的形势,却由不得他拖下去。

  燕国方面,锦衣北卫传来消息,刘备的伤势已大为好转,已经再次开跟跟冒顿联络,显然又在打算发兵南下。

  至于曹操方面,似乎也在蠢蠢欲动,考虑再次兵出南阳。

  显然,曹刘二人也意识到,如果让孙策覆灭了,陶商就能抽出十余万军队来对付他们,所以此二雄便准备有所行动,牵制陶商,阻止他灭吴。

  外界的形势,逼着陶商不得不加快灭吴的进程。

  而在此时,甘宁也发回消息,称他的舰队已过夏口,不日便可进至柴桑一线。

  破敌的杀器已至,陶商更无犹豫,当即亲笔写下一道战书,向孙策约定决战。

  ……

  是日午后,陶商盛气凌人的战书,送到了彭泽,摆在了孙策的案头。

  战书上只写了一行字:

  孙策小儿,明日可敢与本王决一死战!

  孙策端坐在那里,脸上青筋突涌,双目恨色狂燃,脸阴沉如铁,死死的盯着手中的战书,鹰目之中,愤怒的烈火,正在熊熊狂燃。

  陶商这道战书,狂傲之极,竟然敢称他为“小儿”,简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孙策被激动了,生平,从未有过如此愤怒的感觉。

  “陶贼竟敢如此嚣张,公然藐视大王,大王,还等什么,正好跟陶商一决胜负!”大将凌统,慨然怒叫道。

  周泰也跳出来,怒叫道:“陶商如此狂妄,自己送上门来跟咱们叫战,这正是天赐良机,大王,不要再犹豫了,全军出动,一举灭了陶贼吧!”

  这两员大将一叫战,其余吴国诸将,似黄盖、朱桓等将,乃至降将黄忠,无不是怒火狂燃,纷纷跳出来叫战。

  一时间,整个大堂,都被吴人狂烈的战意,充斥到几乎要爆。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