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一十七章 鼎足之势_三国之无限召唤陶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他们送来蓟京相见。”

  号令传下,大殿中,顿时又议论起来,对于太史慈等人的来归,一时热议不绝。

  毕竟,太史慈黄忠等人,皆乃当世名将,正所谓英雄相惺,众人也想一睹这几位南方豪杰的英容。

  号令交待下去,刘备的目光双转向诸葛亮,笑呵呵道:“孔明军师,听闻那凤雏庞统,皆与你师从于水镜先生,没想到你们一龙一凤,竟能一起辅佐本王,看来这一定是上天的某种征兆,预示着我大燕将兴,汉室将复啊。”

  诸葛亮的眼中也流露出几分欣喜之色,感慨道:“是啊,亮自离开荆州,没想到还能跟士元再见,共侍一主,看来这正是冥冥之中,上天在护佑大王,将来终灭陶贼,匡扶大汉社稷。”

  诸葛亮这边感慨之时,关羽却道:“大王,眼下我诸军已集结完毕,吴国虽灭,咱们还要继续南伐吗?”

  刘备眉头一皱,思绪方才回到了正题上下,再次向诸葛亮问道:“军师,你以为呢。”

  诸葛亮沉吟片刻,轻摇着羽扇道:“若是吴国未灭,陶贼十几万大军被拖在江南,我军大举南下,胜算还是很高,但眼下嘛……”

  话锋一转,诸葛亮又叹道:“只是眼下吴国已灭,此时我国若再出兵,陶贼便能抽身北归,到时候,陶贼必然会集中主力,与我军一战,那时,必将是一场胜算难料的战争,就算……”

  诸葛亮话还没有说完,按捺不住的司马懿,便抢着说道:“就算我们能击败陶贼,定然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必会是一场惨胜,介时也无力趁胜南下,那时候,只会给了秦蜀两国机会,所以,南征必须作罢。”

  眼见被司马懿抢了话头,诸葛亮顿时眉头微凝,眼中掠过几分不悦之色,想要把话头再抢回来。

  刘备却将目光转向了司马懿,问道:“那依仲达之见,难道本王就什么也不做,任由陶贼这样不断壮大,等着他对本王动手吗?”

  “当然不是。”

  司马懿一笑,走到巨幅地图前,指指点点道:“而今之势,六国已被陶贼灭了两国,陶贼看似实力爆涨,但蜀国有三峡之险,秦有潼关之固,陶贼纵然雄兵百万,想要攻破这两道关头,也绝无可能。”

  咽了口唾沫,司马懿接着又道:“至于我大燕,与魏国之间虽无太过险要的关口,但我大燕以骑兵为主,这就是我们最大险要,陶贼若北犯我大燕,我们根本无需与之一战,只以骑兵袭扰陶贼的粮道,他便将寸步难进,所以,我大燕其实也固若金汤。”

  就在司马懿滔滔不绝之时,诸葛亮看不下去了,趁着他喘口气的功夫,抢口道:“司马仲达所言,正是亮所想,其中方今天下之势,我们想要灭了魏国不容易,魏国想要灭了我们任何一国也很难,其实已是进入了四国鼎足之势。”

  一席话,听的刘备是微微点头,仿佛明悟了许多。

  司马懿却眉头暗皱,张口又想抢回话头,诸葛亮却不给他机会,马上道:“所以亮以为,到了这个阶段,不到时机成熟,我们不应该再轻易开启跟魏国的战端,而应当把精力,放在提升我大燕自身实力上来,只要我大燕足够强大了,才有机会举兵南下,扫灭魏国。”

  “那依军师的意思是……”刘备精神又振奋起来。

  诸葛亮便走到地图前,羽扇向着东北角方向一指,“今辽东虽已并入我大燕版图,但这辽东之东,尚有一高句丽国,此国丁口有数十万,若我们能灭了此国,不但能增加数十万丁口,还能彻底解除后方的威胁,亮以为,这才是我们眼下应该做的事。”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