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七章 高山流水_大明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凡耸肩道:“我只是附庸风雅而已,不过我的未婚妻善抚琴,她还有个名叫抱琴的丫鬟呢……”

  朱允炆笑着指了指萧凡,道:“谦虚,你太谦虚了,我早看得出来,你是个深藏不露的人,妻子会抚琴,你身为夫君,怎么可能不会?来,与我相和,我们也来效一效春秋战国时的伯牙与子期,共抚一曲高山流水……”

  萧凡急得脸都白了:“殿下,若论抚摸女人,草民倒是颇有心得,可是抚琴,草民却真的不会……”

  朱允炆不信,大笑道:“少来!你的话不老实,我决计不会信的,快快拿琴抚来!”

  萧凡苦着脸,闷闷的将阁内摆放着的两把古琴端来。

  “太孙殿下,很快你便知道,我这人说话是多么的忠厚老实……”

  雅阁内,低如轻诉的琴声悠扬回荡。

  朱允炆双手操琴,神情专注,俊秀略带几分稚气的面庞此时显得沉稳而忘情,修长的十指按于琴弦之上,一串动听幽雅的音符自他十指间悠悠流淌而出,飘飘扬扬,像一群无所不在的精灵,瞬间在整座醉仙楼内肆意飞舞……

  醉仙楼的大堂内,黄知县微微闭眼,神情陶醉,慨然嗟叹道:“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河……人生得遇知音,唯以此曲畅述生平快事矣!好一曲高山流水,千古绝唱!”

  随即黄知县神色又阴沉下来,一想到太孙殿下竟引那个萧凡为知音,他便满心嫉恨。

  一个低贱的商户女婿,他有何资格能为太孙知音?

  嫉恨之余,黄知县也开始犹豫了,本欲请礼部黄侍郎相助,来江浦扳倒曹毅和萧凡,如今萧凡深受太孙器重,黄侍郎还动得了他吗?

  “哐!滋——”

  一道刺耳的类似于前世重金属摇滚的噪音,划破了悠扬的琴声。

  大堂内众人原本陶醉的神情顿时化作满面惊恐,众人情不自禁打了个冷战,同时往后退了一步,一副龇牙咧嘴的难受表情。

  三楼雅阁的琴声也为之一顿,然后琴声继续,又悠扬飘出……

  接着又是一声刺耳的和声,大堂众人再次后退,琴声又是一顿……

  如此周而复始,众人在享受和折磨的双重刺激下,终于听完了这一曲高山流水。

  雅阁内。

  萧凡喜滋滋的道:“太孙殿下,草民以琴音相和,殿下可有产生共鸣?草民发现自己渐渐找到了感觉……”

  朱允炆大声咳嗽,然后沉吟道:“这个……这个嘛……嗯,我回去想想再回答你。”

  挠了挠被噪音刺激得有些发麻的头皮,朱允炆告辞的话都来不及说,便匆匆摆驾而去。

  太孙走了,黄知县和曹毅也回了衙门。

  醉仙楼内,老蔡龇牙咧嘴的凑上来,道:“掌柜的,太孙殿下没事弹什么琴呀……前面弹得听好听的,就中间那段难听了些……”

  萧凡没好气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由琴声而及人,从琴声中可以听出操琴之人的想法和品性,这是文化人最爱干的事儿……”

  老蔡茫然不解道:“掌柜的,你从太孙殿下的琴声中听出了什么?”

  萧凡面色凝重的沉思道:“从太孙殿下的琴声中,我感觉到……他需要朋友!”

  回京师的路上,锦衣亲军校尉袁忠上前奉承道:“殿下的琴技愈发娴熟了,标下这不懂琴艺的粗人也听得浑然忘情,殿下实在高明。”

  朱允炆笑道:“由琴及人,古人常谓‘闻弦歌而知雅意’,我今日效古之伯牙子期,正是为了引彼此为知音,互诉平生之志矣。知音操琴,能从琴音中听出他所想所思,如此岂不妙哉?岂不雅哉?”

  “殿下从萧凡的琴声中听出了什么?”

  朱允炆闻言沉默半晌,仰头凝望星空,满面萧瑟之意,良久他才开口道:“从萧凡的琴声中,我感觉到……他果然不会抚琴!”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