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7章 燧石图书馆是个充满宝藏的地方(3/3)_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舟从第一页开始,仔细研究了起来。

  想要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并不容易,莱曼·斯皮策的笔记就和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一样,字迹潦草的同时,还夹杂着一些意义不明的简笔画。

  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情,写下那份遗嘱,把自己的手稿全部捐赠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陆舟觉得,若是换成了自己,他肯定不会容许这种“意义不明”的东西留在世上……

  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陆舟将它从头看到了尾。

  虽然很多地方难以理解,不过看完了之后,他还是感觉受益匪浅。

  尤其是对于完成仿星器最终设想的前置技术,莱曼·斯皮策的判断,和他自己总结出的结论基本上吻合的。

  “……难以想象,这竟然是六十年前的东西。”合上了这本陈旧的手稿,陆舟不由轻声感慨,给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评价。

  哪怕是放在现在,将这笔记中的思想和对仿星器的设计理念提炼出来,依然可以得到一篇学术价值不小的论文。

  当然,这都过去六十年了,这个工作肯定已经有人做过了。

  将手稿放在一边,看着整理在笔记本上的内容,陆舟陷入了思考。

  可控核聚变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无论是它本身的意义还是背后所蕴藏着的广阔前景,都足够引起他的兴趣。

  然而问题是,他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是更接近常温的超导材料?

  亦或者,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尝试着去研究“等离子体在仿星器中的运动规律”?

  前两者是应用层面,后者则是理论层面,无论是哪个难度都不小。

  尤其是后者,涉及到相当复杂的等离子体湍流现象的研究,可以说这是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诸多研究方向中,最困难也最复杂的一块。

  因为目前为止,人们对等离子体能采取的措施仅仅是“诊断”,而非“测量”。

  然而,一旦这个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仅将推动核聚变工程的进度,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也是具有很大启发性的……

  就这么沉默着,时间大概大概过去了十分钟那么久。

  嘴角忽然勾起了一丝笑意,陆舟抬起笔,在“等离子体在仿星器中的运动规律”这行字上,画下了一个圆圈。

  合上了手中的笔记本,他带着那份手稿和自己的东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果然,还是更有挑战性的难题,更适合自己。

  自从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之后,还从来没有哪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此地令他心潮澎湃过……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