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章 筷子与刀叉_典藏华夏:对话古今,我震惊全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国留学,在很多家庭中成为了值得炫耀的存在,是的,孩子出息了。有的回来继续深造,有的成家立业兢兢业业的工作,也有的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之中。这对于台上的老爷子们已经是最大的回报了,那些为我们今日幸福生活打下了这一片和平江山的先辈们也在天上看着我们在笑。”

  “可是总有一些人认为外国远比我们华夏高贵,更有的回来之后直接不再用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餐具筷子,而是动员全家去使用所谓的刀叉,美其名曰高贵的生活。在这些人的眼中,且不知刀叉是咱们华夏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早在我们华夏河姆渡遗址的就有了我们老祖宗使用刀叉的记录,距今有七千年,比建国不到一只手的镁联邦这些国家而言,也翻了好几番了。只不过称呼上有所区别,那个时候叫做‘匕’,而出土的青铜匕一方面是当作勺子,另外一方面是用来当作道具切割的。”

  “而关于叉子则是在我华夏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有过发掘,那里有着骨质叉子,距今有四千年,这只是初始的状态。”

  “到了商朝后,在我国考古学家在诸多商朝遗址中都有发现刀叉成套使用的情况,而我们那时候的老祖宗是使用的三件套,即叉、勺、刀三种,墓葬中的陪葬品足以说明老祖宗使用刀叉比外国人早了近四千年。”

  “所以那些自以为高贵的东西只不过是我们华夏的老祖宗玩剩下的东西,至于用餐的习俗我们不做评判,这是历史也是事实。”

  “筷子则是不一样了,上方下圆,则是表述着我们华夏的哲学之理天圆地方,用圆头夹菜寓意民以食为天,立起来就是顶天立地……在春秋时期使用筷子的是贵族,用刀叉的是平民,直到后来的普及,我们华夏儿女至今使用的主要餐具便是筷子。”

  舞台下的师生等众人没有想到这餐具也会有这么多的讲究,有的惊讶,有的好奇,有的不屑。

  “那么民以食为天,我们现在锦衣玉食的生活是谁给的?是那些无数牺牲的和为新华夏投入战斗中的先烈前辈们!我们能够像现在一样坐在这里聆听老兵们的故事而不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聆听我们为了华夏而奋斗的故事这又是谁给的?是那些无数牺牲的和为新华夏投入战斗中的先烈前辈们!我们现在能够逛街泡妞肤白貌美大长腿或者阳光帅气大美男这安逸的生活又是谁给的?是那些无数牺牲的和为新华夏投入战斗中的先烈前辈们!”

  此话一出,顿时台下引起了一片轰然大笑。

  “此去西洋,深知中灬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求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叶迟的这句话一出,台上的老师们瞬间知道了叶迟刚才叨叨一大堆的话是为了什么了,这就是叶迟的总结之笔。

  “在我国第一批的留学生中,他们出国学成归来,无一不回国报效祖国,成为满清后期的栋梁之才,比如北洋舰队右翼总兵刘步蟾,学以致用,报效国家,国强于少年,少年源于天下,那一年的留学生人均年龄十五岁左右。学,为自己而学,为父母而学,更是为牺牲的先烈们而学,崇洋媚外不可取,因为我们都有一颗共同的心,叫做‘华夏心’。”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关注小说微信公众号更好的阅读小说微信搜索名称:酷炫书坊(微信号kuxuansf)>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