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行走老市区_人过五十日过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五种类型,依次为独院、两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是滨海人自己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其外部轮廓由城市街道走向决定,常为方形,四周围合,中心形成一个大院,两到三层,底层多为商业用途,二层以上为住宅。

  每一户多是单间居室,有少量套间。院落入口常设立一个中国传统的影壁遮挡。为使中国人适应西方的高层楼,用置于院子一侧的木质拱廊和室外楼梯相连。这样,即使是对于二、三层楼,也可以做到像中国传统的带院房子的建筑一样,有一条通道可使各房间直接连接户外,一层楼甚至全楼无论同居着多少户人家,共享的都是一个水龙头和一个厕所。里院的大门多为拱形通道,个别的为方形,滨海人称为大门洞,没有后门。居民从大门洞进进出出,很安全。“里院”内夜不闭户,“里”不拾遗。上世纪四十年代,滨海的里院达到鼎盛时期,1933年的统计资料,滨海有各类里院建筑506处,房间16701间,建国时滨海留存的里院仍有400多处。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城市的发展变迁让里院渐渐淡出老百姓的生活视线。那些曾经辉煌过的里院已渐渐失去光泽,它们中的多数在旧城改造中被人们摧毁、拆除,而弥留至今的里院也大多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沦落成为闹市中的“棚户区”。原来居住在这里的滨海土著大多搬离,目前居住的大多是来自农村的打工者或小摊小贩。

  解放前,黄岛路是滨海知名情色场所,一等妓院有天香楼,二等妓院有平康五里,三等妓院有乐康里和宝兴里,1933年版《滨海指南》显示,黄岛路德兴里和宝兴里均为三等妓院,分别有妓女66人和31人。那时之所以妓女盛行,与当时殖民地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先是德国殖民当局允许卖淫,后是日本殖民者加大妓女行业发展。此外,还有重要一点,妓院是重要的税收来源。

  黄岛路39号,是两进院的里院,早期被称为“安康里”。我和儿子步入阴森的门洞,两进院落里都是各种违建临时房,原来的二三层小楼破败不堪,却又似乎住满了人,杂物堆放凌乱,木质楼梯的油漆剥落,很多回廊的顶部塌陷,很难想象仍有人在此居住。

  门口一个饭馆的老板娘纹了很重的眉毛,抽着烟,很健谈,跟我诉说这里的历史、人物以及她过世多年的父母如何住进了这里并生育了他们几个兄妹。政府已经征用了好多老房子,却因为银行撤资停顿,已经征用的房屋一直闲置,没征用的包括这个39号院就这么继续保留,十个平米的危房住到什么时候也是未知数,导致部分居民意见很大。而在我看来,老城区的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