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8章 定睢宁事3_续南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流淌的感觉。

  心中一叹,此事若行,县衙对地方的掌控,将会比保甲制还严密,特别在人口的控制上,望眼大明,这种举措前所未有,轻而易举,就获得丁口的数据。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他却不想投身这种历史的画卷中,只想安安静静,太太平平的在睢宁留下自己的声名。

  而且只是统计人口,不收税银,对他们此时的地方官来说,没有意义。

  各地方官当然愿意看到治下人口增多,隐户的消除,但那人口,都是与赋役挂勾。

  不挂勾的人口,那都是无用人口。

  “最后,下官议请设统计所,统计城厢近边荒地,划为官地。再复设税课局。”

  杨河说出自己的最后打算,倒引起知县高岐凤的极大兴趣。

  依杨河说的,现在大明世道越乱,若本地太平无事,将会有众多富户百姓涌入,他们进入境内,肯定要买房买地。人越多,需要的土地越多,这可是一笔大收入。

  而现在睢宁情况,土地极为不值钱,便如城池四边,北面近城五里,除了寥寥几间庙宇,就是大片的苇丛水塘,一个居民都无。

  西面更不用说,从城池过去几十里,一直到丛山,除了荒野,就是废庄,景色凄凉之极。

  当然,这片地方杨河打算占了。

  城南这边,除关厢外寥寥几间房屋,一样景色萧条之极,人烟非常少,只离城数里,官道侧有一个叫余庄的小庄子。然后往灵璧官道,一些结寨自保的村寨,如官山集,大李集等为数不多的集寨。

  城东略好一些,但一样大片抛荒的田地,到处密布的湖荡苇丛。

  仅城池四面,就荒野弃地无数,这些土地,没有人稀罕,百姓们都不屑于去占。

  高岐凤也曾鼓励开荒什么,但应者寥寥,因为经营的成本太大了。

  不说盐碱地多少年才可以变成略有产出的田地,便是居于乡野,遇到匪贼流寇怎么办?

  经营好了,多如牛毛的匪徒就来打劫了,所以此时乡野之外,除了结寨自保的乡民豪强,是看不到普通开垦经营百姓的。

  便是豪强,也只耕种寨边一些田地,不敢离得自己村寨太远,废弃的土地太多了。

  然如果有新安军保护,当地治安变好了,百姓们可以自在放心的自由行走,这些土地,那就有价值了。

  特别近城土地,各官道两边的土地,价值更大。

  睢宁南岸虽没什么矿产,但这边好歹也靠近运河,也算处于要道,东进南上,都要途经境内。

  以后人口多,发展商业,又本地人口的需求,近城周边土地,更增价值。

  光卖地,县衙收入就能不少。

  富户买了地,盖了房,房契这边,也有一笔契税收入。

  杨河还盘算以后盖一些组屋廉价房什么,供应买不起地,盖不起房的人,但这事早了些,便让外来百姓租房吧,也

  请收藏:https://m.bydkw.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